袖舞三代 传承一曲黄梅
传承、发展是戏曲流传百年的精神内核。黄梅戏这个根植于安徽、湖北等地的地方戏曲,数百年来能够经久不衰,离不开一代代戏曲人对黄梅戏曲的热爱,离不开他们孜孜不倦的创新发展和手口相传的代际传承。
望江县有这样一个家族戏班子,从上世纪80年代,“七八个人两个箩筐一担挑”的黄梅戏戏班子,唱到如今亮相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的民间黄梅戏剧团。30多年,3代人坚定文化自信,凭着痴爱和执着,在传统戏曲的“守”与“变”上做文章,推动黄梅戏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8年3月9日,时令已过惊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庆,天气渐暖,万物复苏。这一天,望江县民营长江黄梅戏剧团父子婆媳6人亮相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一时间王良结一家人代际传承黄梅戏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根植于民间,活跃在基层,这家人,了不起!”
“戏为媒”代际传承一鸣惊人
1964年出生的王良结赶上了“好时代”,上世纪年代国家在文化上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这种形势下,文艺领域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王良结中学毕业时,正赶上农村大力组建戏班子。从小热爱黄梅戏的王良结前脚踏出校门,后脚就进了村里的草根班子。老艺人王桂楼是班子里的“角儿”,王良结在他的调教下很快挑起了大梁。王桂楼的女儿王应华自幼随父学戏唱戏,也是戏班子成员。“以戏为媒”,共同的爱好使两人走到了一起。
王良结介绍说:“那时候我们半农半演出,春耕的时候我们在家种田,田地里的活干完,七八个人就挑着担子走家串户地唱戏。”
由于夫妻两人都是戏班子里的主要演员,孩子从小就跟着戏班子跑。“按照现在的说法,我两个儿子的胎教和早教就是黄梅戏。”王良结笑着告诉记者,外出唱戏时,两个孩子他用箩筐一头挑一个,到一个地方借一张摇床,大人唱戏的时候,孩子就放在旁边。孩子渐渐长大,唱戏的时候趴在台边拉都拉不走。“到了上学的年纪,别人孩子放寒暑假在家学习干农活,我们的孩子就跟着戏班子演小生、小丑、小猴子,唱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王良结说。
2000年,儿子初中毕业之际,恰逢安庆黄梅戏校和望江县黄梅戏剧团联合在各校选拔黄梅戏苗子,王良结和妻子一商量,把两个儿子都送进了戏校。经过系统训练,两个儿子毕业后都进入了正规的黄梅戏剧团。
时代的变迁,文化娱乐多元化发展严重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旧时代那种“七八个人两个箩筐一担挑”的草台班子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006年,经过20多年打拼的王良结夫妇决定守住老本行,重新再创业。
得知父母准备做大做强黄梅戏产业,儿子和儿媳四人放弃市县正规剧团的工作回到望江老家,与父母一起抱团创业。很快,以父子婆媳6人为核心,吸纳了30多位演职人员的长江黄梅戏剧团正式成立。
凭着以前积累的经验,王良结把主要市场定在了戏曲市场相对繁华的浙江一带,浙江主要流行越剧、瓯剧、昆剧,外来的黄梅戏要想打开市场并非易事。为了站稳脚跟,长江剧团核心人员分工明确:团长王良结抓质量抓内务管理,妻子王应华跑市场,大儿子是舞台总监管声光电器,大儿媳管合唱,小儿子管乐队和作曲,小儿媳管舞蹈。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剧团在江浙皖一带迅速站稳并打开市场,每年演出量稳定在600余场,经济收入达300万元。2009年长江剧团获得安徽省民营剧团百佳院团称号;从2012年开始连续3年获得安徽省民营剧团十大名团称号;2013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服务农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
“守与变”黄梅戏曲永葆朝气
取得了一些成绩,王良结并没有沾沾自喜,他深知创新是戏曲流传百年立身之本。近几年,在创新剧目方面,王良结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传统戏改编,而是一心想排练出有影响力有特色的黄梅大戏。
2014年长江剧团以生活为源泉,结合真人真事创排了现代农村题材大戏《胡久根卸任》,该剧以即将卸任的支部书记为主要视角,反映了当代农村的人情风貌,这出戏一经演出便受到了广泛好评,文化部专家“一剧一评”点评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王良结也因扮演剧中“胡久根”一角,被评为安徽省民营院团“十大名角”;2015年新编黄梅戏《一文钱》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服务农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称号;同年长江剧团入围国家艺术基金扶助行列。
2016年、2017年,剧团连续创作了《美好新时代》、《懒汉脱贫》、《脱贫奔小康》、《望江贤媳》等一批非常接地气、弘扬正能量的现代黄梅小戏,并利用“送戏进万村”、“宣传十九大”等演出机会宣传推广,受到了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只有以万变应对市场才不会被淘汰,只有真心痴爱、懂得坚守、善于创新才能使戏曲永葆朝气。
王良结大儿子王向林善于利用新媒介推广黄梅戏,记者采访时,王向林正在直播间进行网络直播,通过手机记者看到王向林表演得很投入,直播间掌声不断,不时有粉丝给王向林点赞打赏。“我儿子有20多万粉丝,全国各地都有,还有国外的。”采访时王良结说,“直播不是为了钱,也是传承、发扬、推介黄梅戏的一种方式。”
“我是国家二级演员,又是团长,坚定文化自信,带领剧团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黄梅戏焕发新活力,是我的责任。今年我被推荐为黄梅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传承的责任更大了。”采访结束时,王良结紧握拳头若有所思。
新闻推荐
曾墩村“三孝”调解促文明 一年来共处理40多件纠纷 调解率达到100%
本报讯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基层平安建设是重要一环。去年6月,望江县杨湾镇曾墩村成立“三孝调解室”,运用“三孝”故事灵活化解百姓矛盾。调解室运行近一年来,共处理40多件纠纷,调解率达...
望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