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朱正节:老婆和孩子准备来工地一起过节

池州日报 2017-09-29 01:00 大字

初见朱正节,第一反应,黑。问他为什么这么黑?他笑呵呵说,“晒得,估计小时候白过,后来就一直是黑黑的一条汉子”。黑黑的肤色,也让1988年出生的朱正节,显得更加成熟。“刮风、下雨、大太阳都在工地上,黑是正常,经常嗓子都喊哑,说不出声。”朱正节是池州市海绵城市棚改基础设施PPP项目经理部一个施工队的队长,今年2月3日,他从江对面的老家——安庆望江来池州上班后,就一直没时间回过家。

作为一名施工队队长,朱正节要在一线协调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机械手、务工人员等七八十人的工作。工地上噪音大,他就纯靠嗓子吼,说起工作,他总是面带笑容,充满激情,那小小的身板仿佛蕴藏着巨大能量。“工作累、苦,可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会很有动力。”朱正节手机屏保是老婆和儿子的照片,他一提起家人就露出更加灿烂的笑容。

白天工作忙顾不上家里人,晚上一有空闲,朱正节会和老婆、孩子、母亲视频,问问近况,“儿子老是问我怎么还不回来?”朱正节说,说了几次有时间就回,可一直没空过,偶然老婆放假了,会带孩子来工地看他。可就算来工地,他也没时间陪儿子玩,大多是吃饭时间见见。

国庆节、中秋节马上要到了,朱正节负责的滨河东路、永明西路、沿江路新建段等工程任务还很重,放假仍然要坚守在工地。不过他和老婆商量好了,“她带着孩子来工地看我,我们一起过节。”说到这,朱正节开心笑了。

记者了解到,池州市海绵城市棚改基础设施PPP项目经理部有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400多人,他们来自陕西、湖北、河南、黑龙江等全国各地,这个国庆、中秋假日,他们中大部分人过节不回家,坚守岗位。而整个池州市还有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忙碌,不回家过节,在池州和工友、队友、同事一起过节、工作。

新闻推荐

望江 助三产融合发展

望江县注重特色助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农业。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绿色水稻、木本油料、特色水产、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创建稻、鸭、渔、虾共生面积5.2万亩、精养鱼塘2000亩、设...

望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望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