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一片涝洼地的四次蝶变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王金贵 报道
本报临沂讯 7月31日,大雨席卷而过,在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丰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合作社理事长孙运建撑伞走在田间路上,不时拨开禾苗,观察水稻长势。这个合作社管理着2.7万亩优质水稻,全部实现了订单生产,直供学校、社区等地。
“今年我们在进行一次综合化改革,通过品牌化建设,让更多人了解太平镇的优质大米。算上这次改革,眼前这片涝洼地已经经历了四次蝶变。”孙运建说。
据了解,太平街道的水稻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3年前,太平街道东张屯村一度为粮食产量头疼。该村3000余亩耕地位于河畔,地势低洼,再加上雨水丰沛,成了涝洼地,高粱和大豆等当地传统农作物产量较低,小米亩产更是只有百余斤。那一年,该村因地制宜引入水稻种植技术,兴修水利,当年就试种成功,通过稻改,将低产涝洼地改造成了高产水稻田。此后,太平街道又通过分田到户和引入高产稻种这两次改革,成功将此地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水稻产地。目前,太平街道的稻改经验已经带动河东区发展起了15万亩稻田。今年,河东区注册了“河东稻米”特色品牌,正朝着品牌化发展的道路迈进。
新闻推荐
河东讯近期,太平街道扶贫办深入各自然村开展了系列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见面交流会,以“面对面”方式,直接讲解扶贫政策,当面解...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