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看花 温暖而琐碎的生活 □王霞
《饮茶看花就是生活》
作者:毕亮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内容简介:
砖茶、翠兰、西湖龙井,毛豆、豇豆、空心菜,芦花、芍药、栀子花,臊子面、粉蒸肉、鱼羊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些你曾经接受不了的味道,多年后竟是你无法信手拈来的挚爱。
作者从饮食、风土、草木、人情等方面来观照一个异乡人在他乡的经历,记录心迹、展示生活。他笔下的草木虫鱼、茶食瓜果,简洁而韵味颇足。
打开《饮茶看花就是生活》,心就闲适下来。“故人寄茶”“明月味道”“草木有心”“乡食记闻”,朴实而诗意的小辑目录,包括之下的那些篇名,“喝一杯下午茶”“普洱”“菱角”“天山红花”……俱都是简简单单,明明白白。
翻过目录,细细欣赏三张对开的水彩画:写意的插秧、油菜花田和那两碗满是人间生活温暖的饭食,顿时就觉得我们庸常的日子是那么的意味深长。
此时正是下午茶的时候,和第一篇“喝一杯下午茶”不谋而合了。作者写到:喝下午茶的时候正在看友人寄赠的“下午茶”书系。这让我有点小欣然的会意。由喝茶写到读书,这两样都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可以让日常生活美好一点的小事。
“桐城小花”是作者家乡桐城的特产——年年明前茶上市时,父母不远万里寄来的家乡茶。这茶里有多少父母的牵念,有多少作者思乡的怅惘,文中全然没提。他只是淡淡地叙述幼年时唯一一次的采茶,此时记起返乡时的茶香四溢,还有翻阅桐城方志时注意到的桐城茶“品不减龙井”的说法。也是从这第二篇开始,很多篇目中,都隐约出现那一座皖西南古城的影子。由此渐渐复现出作者的成长经历、身世背景:桐城毕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因读书在新疆而留在当地。近十年的砖茶喝过来,他也“终于由一个南方人长成了‘北方人’。”
伴着一杯清茶慢慢读。“大红袍”“金山时雨”“苦丁茶”“天柱玄月”……得师友相赠、在领导同事处蹭茶,稿费所购……每一种茶都是一种人生,一种体验。
“明月味道”写的多是蔬菜,或与蔬菜相关的一切。西出阳关“男人的酒”,老家大水塘的“菱角”,读大二参加一个月捡棉花时的那一搪瓷缸冬瓜虾米汤……常常能偶遇“小时候”。毕亮说“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即使最是平常物,也都尽力给养着乡人,这是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无法享受到的。”月是故乡明,家乡的味道应该就是明月的味道吧。
读书过半,又觉作者是个善于读书见事的人。书中常常提及所读之书,实在是可以借读书以知书。读者完全可以延展开来,寻找到趣味相投之书。“明月味道”中,最常提到的是汪曾祺的书,而且文风也极为相似。不去苦心经营构思,也没什么深奥奇玄的主题,俱都是平实质朴的语言,如话家常般地娓娓道来。却有着一种散淡的怅惘,渐渐渗透至读者的心灵。
“草木有心”讲的都是花花草草。这些花草关联着作者生活中的人、事、书……比如深夜间从《世说新语》的“正在有意无意之间”,想到老家大门前那棵长了十多年开了十多年的金银花,想到在新疆唯一见过一次的金银花。“想象金银花开在睡梦里,开在我西出阳关的路上……”转天又在张恨水的《山窗小品》中读到《金银花》,“短短几百字,读时正如坐拥花丛”。
据说作者所在的新疆,花卉也多。而且由于高原的阳光,那些花朵极为大极为艳丽。可是他却偏偏想到金银花,那在故乡再常见不过的金银花。我想,应该是相伴坐卧的乡思和安然恬淡的心境,结成了作者心中永恒的花香。在这个远离故乡的游子笔下,乡思乡愁并不是忧郁或者遗憾或者后悔,而是对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的一种从容,以及岁月流逝后对故土和亲人的缱绻。
“乡食记闻”一辑,文如其题。“羊肉泡馍”“粉丝炒鸡蛋”“臊子面”“山粉圆子”“烤包子”……这些天南海北的食物,没有一道名贵菜肴,俱是邻里坊间谙熟的尘世烟火,每一种食物都是一种心情,一种怀念。
作者的每一篇文都见人见事。看似就某一种事物,轻描淡写地起笔,然后思绪散开。可暗里总有一条线,把一切都聚在一个主题上。让读者有所触动和思索,体会到那种以舒缓的节奏对抗生活的匆碌,以诗意的表达来呈现美好的寄望,用从容的步伐走过真实的人间。
文止图现,仍然是柔和温暖的淡墨粉彩。喝茶的时光和发芽的土豆,让人似乎看到时间轻巧的脚步。惊奇地发现,最后一张绿色的托纸正中,有一竖行细小的白字,凑近细看:慢得刚刚好的生活与阅读。
的确,茶食、风味、草木、人情,都是一个人内心的风景。什么时候,我们能返璞归真,再艰难的时刻,再匆碌的日子里,都能找出一刻时间静下来,喝杯茶看看花,让心回归安静。
这,就是最好的生活吧。
新闻推荐
(记者李强)7月1日上午,成都天府新区太平街道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当天,在分会场,天灯村党总支还组织数...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