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探“一粒好米的成长” 这里稻作画卷邀你来赴田园“艺术之旅”

合肥晚报 2020-05-07 00:37 大字

野香优莉丝,这不是一位少女的名字,而是一款水稻品种。

清明过后,气温迅速回升,这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驱车沿环巢湖大道南行,绕上合铜路不足半小时,便抵达了庐江台创园。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讲述着关于水稻的故事——一座记录中国水稻发展历程的博物馆,一块十余年不施农药化肥的试验田和一群扎根田地背朝烈日的农人。

今天的下乡之行,与每日餐桌上的白米饭有关。我们跟随新农人华胜的脚步,当一回绿色农业的追光者。

新农人田间忙碌绘制“春耕图”

早上6点半到育秧大棚里瞧一瞧,这已经成为华胜的习惯。与化肥打了多年交道的他,如今是台创园内一家现代农业企业的农技员。这个时节,他负责照料着数亩育秧大棚,棚内培育的水稻品种就是“野香优莉丝”。

“这是一款来自泰国的水稻品种,为了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良。”站在育秧大棚前,华胜仔细看着两条水道的残水量,考量着是否要派工人做除水。华胜是桐城人,家里祖辈也是种田谋生,他打小就非常熟悉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在他的记忆中,传统育秧方式全靠种田人的经验和两只手,“效率很低,不然怎么会说种田苦呢!”

如今,大棚育秧高效便捷,一亩大棚栽培的秧苗可供一百亩土地栽种。这么换算,让人突然觉得这成片成片十余厘米高的秧苗身价骤升。“像不像成块的皮草?”华胜将秧苗从拖盘中掀起,底下三四厘米厚的培育土清晰可见,秧苗黄白色的根错落交织,抖一抖还真具备皮草的弹性。“掐住根部,轻轻拔起再放入整治好的田道里,就算完成稻米种植的前半段了。”

与育秧棚相隔的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试验田。今年第一批早稻正在进行插秧,七八个工人卷着裤管弓着腰在田地忙碌,成块的育秧苗有序地摆在田埂上。未来的120天之内,这里将上演“早稻两收”的收获。“这里种的都是普通品种的早稻,采用人工插秧,主要是为了试验。”华胜告诉记者,如不是突然来袭的疫期,这些日子试验田里该迎来一批大学生。“我们和一些大学合作成立了研究生科技园,在校生会来这提取土地样本,研究‘基质’。”

沿着田埂往前走,华胜说起了当初自己为何来庐江种水稻,“这里水好,环境好。”华胜的眼光没有错,不止国家重点项目“看好”庐江这片土地,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也汇聚到此。“台创园里大大小小农企数十个,哪一个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不是看好这里环境,哪一个不是废寝忘食地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华胜笑着向记者“吐槽”,为了照看好今年的新秧苗,他已经“搬”到公司住了两个多月。

水稻种植示范田边将有“开心农场”

整地、下种、育秧、插秧,华胜的心里藏着一本“农经”,啥时间该进行哪个步骤一点也不能马虎。

再过两周就是“野香优莉丝”该插秧的日子,该品种在台创园内将种植520余亩。与一般品种相比,“野香优莉丝”所产大米还有一个优点——富硒。“庐江土质并不含硒,这也是我们科技兴农的结果之一。”华胜说,在育秧时他们会在土壤里添加硒元素,待秧苗到了移栽的季节检测硒元素的含量,“如果不达标,后期种植过程中还会在土壤中注入富硒水。”白米饭千家万户都吃,可富硒并不能单纯通过口感来判断。每年丰收的季节,华胜都会将样本送往上海进行检测,“数据会说明一切。”

除了富硒米之外,华胜还带领团队研发酵素米,这一成果也依仗了台创园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团队从园区企业学会了酵素发酵技术,将大蒜、辣椒等蔬菜残叶进行发酵制作成肥料,水稻种植后就施酵素肥,一年再喷洒两次酵素水。”由于工序较多,酵素米的种植面积只有50亩,“当做农业转型的一种尝试。”

今年,团队又有了新想法,他们将鲜米机直接搬进了住宅小区。“住户月消耗多少就打多少新米,这样月月都能吃上新米。”这种想法也是源于此次疫期,这种在家门口且智能操作的鲜米机完全可满足无接触购买,“目前合肥三家小区上了鲜米机,我们计划在全市优选一批小区入驻,这是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变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华胜也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让城里人更了解大米的制造全过程。“只有不断体验这个过程,你才会更珍惜粮食,更珍惜土地。”为此,华胜在园区1200亩种植地中辟出了一小块,打造“开心农场”,“邀请城市的孩子来体验田耕的快乐,寓教于乐。”

艺术稻谷风景画将回归“创新创业”

2011年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4年成功创建3A旅游景区……自2010年5月建设以来,庐江台创园就显现出了“天赋异禀”的特质,一口气夺得数个重量级头衔,并在去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作为庐江台创园标识性风景,艺术稻谷风景画的主题每年都会更新一次,从最初的美丽稻田、大美庐江到以孺子牛为喻的争先创优,今年5月,稻谷风景画将再次播种“酝酿”,创作主题将重新回到“创新创业”上。“像华胜所在的现代农企,整个园区一共有12家,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据台创园工作人员介绍,园区还建成了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心、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物联网调度指挥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和4家社会化服务公司。一个以健康食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生物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已经形成。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城管“兵”心战“疫”情

本报讯全民战“疫”时刻,在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四牌楼社区,总能看到城管网格负责人冯章环的身影。冯章环曾有着8年兵...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