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健身操已让六千余人从中获益 长清市民司云芹身体力行推广健身理念

齐鲁晚报 2019-09-06 05:02 大字

司云芹(前排带操者)创建的拍打经络健身操已惠及长清6000余人。每天清晨和傍晚,在长清城区的各个健身公园和广场,有很多市民准时来做“拍打经络健身操”,这套健身操风靡长清已有七年,其间健身队伍不断扩大。今年以来,除城区新增文昌山公园两处健身点外,归德和孝里也在推广这套“拍打经络健身操”,目前为止已有6000多人参加,带操老师增加到了88名。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于梅

在城区设置了 十几个健身点

“拍打经络健身操”的创始人是文昌街道办退休职工司云芹女士。2011年底,司云芹突发脑梗塞,连续几天昏迷,经治疗身体留下了后遗症,行走困难,说话吐字不清。她尝试拍打、捶打、拍手跺脚等几十个动作,反复锻炼了四个月病情发生了好转,这让司云芹看到了希望。她与同住一个小区的田爱珍女士共同把这套动作编排成了健身操,推广给了同小区其他健身人士。

从最开始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人,司云芹在长清城区总共设置了十几个健身点,为使更多人受益于健身操,司云芹和田爱珍联合长清区妇联组织全区的妇女骨干分批次学习健身操。

近两年因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司云芹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健身点的发展,令她没想到的是健身操爱好者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我对象2017年10月得了脑梗后前后住院13次,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需要我照顾,这期间我根本顾不上健身点的情况,只能通过微信和电话跟大家指导、互动一下,好在带操老师都很负责,她们每天准时带操从没间断过。”司云芹说,老伴现在病情稳定了,每天下午可以用轮椅推着他一块去广场做操,让他也感受一下现场做操的气氛,自己顺便也能活动一下。

以前浑身毛病 现在轻松多了

随着老伴身体好转,每天晚饭后,司云芹又能像往常一样去各个健身点看看。“前段时间乐天小区73岁的李承俊大姐给我打电话,说她们增加了一个新健身点,最初就俩人做操,后来发展到80多人,让我有空过去给他们指导一下。我之后连续去了三天,手把手教他们做操,直到动作规范为止。最后因家里有病人实在脱不开身,就委托汇富小区带操老师赵福英去新健身点指导。”司云芹说,这个健身点目前已经增加到了100多人。

“文昌山公园建好后,我没事都会去转转,没想到那里还有做拍打经络健身操的,跟着做了几天后感觉挺好,以前浑身净毛病,没想到拍打了几天后,身体轻松了,晚上也睡着觉了,我就把媳妇一块叫上,过两天把儿子也叫来锻炼锻炼。”在文昌山公园健身的张大爷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更需要锻炼,做做拍打经络健身操就挺好。

司云芹平时也热衷于公益事业。2015年底,本报《今日长清》组织开展了为贫困户送棉衣活动,长清拍打经络健身团队在司云芹、田爱珍、丰山宜家酒店李永俊夫妇的带领下,各健身点成员们积极响应,踊跃捐款捐物。在司云芹的建议下,各健身点的带操老师们两次走进南山敬老院和文昌敬老院,为院里的老人们送去衣服、水果和音响,教他们做健身操,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

新闻推荐

桐城文化博物馆是继徽文化博物馆、黄梅戏博物馆之后全省第三家“国字号”博物馆。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桐城文庙中的博物馆,寻迹桐城璀璨夺目的地方文化,品读统领文坛二百多

日前,清代大学士张英第11世孙、清末民国书法家、篆刻家张祖翼孙女,现年102岁的张燕如主动联系桐城博物馆,捐赠她收藏多年的2...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