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允许,我就一直写下去!” 68岁张大雨数十年笔耕不辍,42万字长篇小说即将印刷出版
1986年发表第一篇文章,之后便一发不可收,1951年出生的张大雨陆续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近百篇,并著有散文集《小草》、长篇小说《花季》等。前不久,张大雨又得到好消息,他历经两年时间创作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追梦足迹》即将印刷出版。
爱好让他充满热情
张大雨并非科班出身,却著作颇丰。其中诀窍,他只说了两个字:热爱。
张大雨从小就热爱写作,可是,命运的安排,年轻的张大雨没能成为一名“文人”,反而扛起枪走进了部队。但,张大雨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每天坚持看书、学习、做笔记,这为他的创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业后,张大雨回到了家乡庐江,副乡长工作之余,他的时间仍旧奉献给了文学,报名刊授大学学习语言文学专业,积极参加各类文学培训班。1983年,合肥市《未来作家》杂志社在桐城举办文学爱好者培训班,在领导的支持下,张大雨请假前往桐城学习,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张大雨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经过前期积累,张大雨开始尝试写作,他将写好的一篇小散文寄到《未来作家》杂志社,经过反复修改,不久后竟然变成了铅字,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写作的劲头更大了。
文人必须甘于清贫
为了写作,张大雨牺牲了很多,包括社交、身体和金钱。几十年来创作近百万字,张大雨说,并不是因为自己聪明,他写作靠的完全是时间的积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张大雨坦言,很对不起朋友们。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写作,他根本抽不出时间与朋友聚会、聊天。
废寝忘食的写作,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张大雨的身体健康,心脏发紧,胃部反酸。张大雨曾经非常喜欢冬泳,但因为心脏做了支架,不得不放弃这项运动。现在的张大雨仍旧坚持锻炼,不过运动方式换成了较为舒缓的太极,“精力充足才能更好地创作啊!”张大雨说。
写作、锻炼、做家务,张大雨的生活很单调。没有时间做一些创造经济效益的事情,张大雨很坦然。“写作就是一种劳动,一种义工劳动,没有报酬,就是爱好。”张大雨爱用曹雪芹的“瓦灶绳床”自喻,他说,“古时候的文人都是很穷的,他们喜爱的是自己的文字,不是有钱就写,有回报就干,我写作就是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意愿。”
至于出书需要的费用,张大雨笑言,已经提前给家人“打好预防针了”。虽然退休金不高,但生活之外,每个月固定积攒一笔费用完成心愿,张大雨觉得还是值得的。
感叹发展讴歌时代
“在平凡中见追求,在朴素中出美文”,张大雨的作品都是从普通人的生活小事入手,记录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凡人追求梦想,一步一步实现梦想的过程与印迹。
“我写作的素材都来源于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张大雨说。家乡的道路从最初的泥土路到上世纪50年代铺设砂石路,再到上世纪80年代建成柏油马路,如今又翻新扩建为宽敞的四车道,张大雨的笔下便诞生了《流金河的飞跃》;老一辈人世代居住的茅草屋越来越少,乡亲们搬进了“城里人才能居住的”瓦屋、楼房,张大雨的《作别草屋》、《瓦屋》又分别见诸报端;《红烧肉的滋味》、《司令员的澡巾》记叙了部队生涯;退休后在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安享晚年,张大雨又根据所见所闻,写下《天桥》、《看着合肥崛起》……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如此迅速,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讴歌新时代,弘扬正能量。”在张大雨的作品里,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平凡而坚守信念的人物比比皆是,如同他自己一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始终恪守对文字的热爱,等公交的短暂几分钟,灵感来了,即便错过班车也要随手把脑子里的语句记下来。
写了几十年,张大雨仍然觉得自己的创作仅仅只是开始,未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不会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而放弃,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直写下去!”张大雨说。
李晨阳 实习记者 郑紫叶 相姗姗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