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海和浪花一朵

安徽日报 2019-05-31 07:18 大字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感到亲切、贴切、深切。确实,在祖国的大海里,作为一朵浪花,是幸福的,也只有作为一朵浪花,才能感受到大海的潮涌与律动,才能真正在大海之中,成为大海的一分子——为之自豪并为之奋斗。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出生在江淮之间桐城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前有条小河,叫栀子沟。起伏的丘岗,站在岗上的青桐树,零星散布的草屋,构成了童年视角中的乡村景象。桐城,历史上以文章著称,可是,到了我出生那个年代,文章已呈衰微之式。人们为了吃饱穿暖,在作着顽强的奋争。那时的中国,农耕文明伴随着炊烟,在牧歌晚唱中,却看不出富裕。但十年后,1979年,这个中国人最应该记住的年份,某一天,在村子南头的稻场上,人们正在小声议论:分田到户了。有人问:真的?立即有人答道:当然真的。广播里都说了,这样,以后就不愁着吃饭了。

果真,一场浩大的农村改革拉开了帷幕。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间,我一直与农村农业联系在一起。我成了一名从事农村工作的公务人员。农村改革短短几年,田地里稻花飘香,从前不出稻子的田地,如今不仅解决了吃饱的问题,而且有了大量的余粮。小村子里朴实的乡亲们又犯愁了。这余下的粮食怎么办?卖粮难,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常见的现象。所幸十年后,当80年代即将结束时,粮食市场也渐渐放开。走在乡间的田埂上,我和无数的农村工作者一样,也开始思考农业农村的出路。也就在那一年,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被适时提出。一直到今天,中国农业仍在探索农业产业化的路子。而这探索之路上,农民是主体。亿万农民用丰富的实践,构成了祖国农村改革的绚丽画卷。

整个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之初,连续十多年,国家出台的许多重要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而我,也和更多的人一起,调研、探讨,连续十余年制定了所在地有关农业方面的文件。在那些调研和制定文件的日子,我们都是真正地将一颗心放在热爱祖国的天平上,确实是将所有的思考放在振兴乡村的理念上。祖国是大海,浪花不仅仅是增加海的欢乐,也必须为大海的澎湃而努力。养殖、种植企业,不断涌现,我们见证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农业企业,在江淮之间悄然兴起。大户承包、集约化经营、农产品深加工等等,农村农业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桐城地区,依托羽绒而兴起的羽绒加工业,桐城更是成为了全国羽绒加工重镇。农民们先是走村串户收鸭毛,很快他们看到了鸭毛背后的商机,一批羽绒加工小作坊在机器轰鸣声中出现。到90年代中期,桐城已成为著名的羽绒加工基地,其生产的羽绒产品已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我经常到这些企业中去,与刚刚从田地里走上来的企业家们交谈。他们都感叹:赶上了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好时代!

改革犹如接天莲叶,上世纪末,《人民日报》刊发了我和同事们对羽绒产业的调研文章,很快,羽绒产业以及其产业链上的养殖、加工,引导了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对于我这个出生于乡村的人来说,既是责任,也是担当;既是探讨,也是贡献。直到多年后,当我坐在书房里时,回首而望:在祖国改革的火热实践中,我曾是充满活力且献出了智慧的一分子。那些年,我在相关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三农”的文字,比如《与一位老农谈天》,在《农村工作通讯》发表后,引起了关注。因为在那短短的文字当中,我写了我真实感受下的中国农村。以至到现在,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有着农村的底色。农村,农业,农民,是祖国之海与我这样一朵浪花的交集。

今年清明,我特地独自回了一趟我们那个栀子沟边的村庄。其实,村庄已经没有了。沧海桑田,原是个长久的历史概念,但这些年,却在极短的时间内频繁地发生。我们的村子,离城七里。三十年前,没有人能想到:有一天,它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转眼间,村民成了市民,村庄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工厂,是道路,是新城。从前的稻香,落日,青桐,都成了绝唱。我四处行走,想找找童年的那棵桐树,想看看浮动着的桐花;还有稻场边的牛栏,和那成片的板栗园……都没有了。我甚至有些忧伤,但很快,在新的社区里,村民们拿着回迁房的房号,与我谈起老屋场。我看见他们的笑容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一个多么好的时代啊!作为个体,感受到微小的幸福才是真实的,能够真正让他们有获得感的变化才是有意义的。

祖国就是大海,而且是永远流动的大海。作为浪花,我流动到了省城。更大的视野,更广阔的变迁,更快速地发展,让我觉得:贴在时代的脉搏上,那脉搏跳动得如此强健,如此浩荡。我走上董铺科学岛,被“人造太阳”所震撼;我探访中国声谷,在巨大的科技进步前,啧啧称奇;而在科大的樱花之中,量子穿透时空;一座被科技浸润的城市,无数为之奋斗的人,时时刻刻,你能感知的是祖国前进的铿锵步伐声。我行走着,感知着,然后,我拿起了笔。我必须来描绘我的祖国,描绘我们的城市,描绘蓬勃的时代。我写下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我仿佛就是科技创新中的一分子,仿佛就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块砖瓦,仿佛就是城市道路中的一处风景……我的歌唱发自内心,是时代和发展给予了我歌唱的源泉,是祖国给了我歌唱的激昂。

一转眼,已是半百。半百对于我们的祖国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人生最精彩、最有意义的时光。我经过了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感受了科技创新的巨大变革,与所有的普通人一道,欢乐着祖国的欢乐,幸福着祖国的幸福,收藏着祖国的美好,憧憬着祖国的未来。我时常感到:生在伟大祖国的海中,作为一朵浪花,是件极其幸福之事。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做一朵祖国的浪花吧,为着祖国,歌唱、奋斗!

新闻推荐

和美小区健康先行

为庆祝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9周年,5月25日上午,常青街道仰光社区计生协联合合肥友好医院医院在桐城绿苑小区广场开展以“...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