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回荡在世道人心的美丽

池州日报 2019-04-25 07:00 大字

□ 阮德胜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公安厅、交通运输厅联合决定在全省开展“礼让斑马线、守法文明行”专项行动。由此我想到前两年,福建莆田一位叫闵庆昌的退休干部,匆匆行走在斑马线上,突然伫立,脱帽,鞠躬。他如此大礼,面对的是一辆为他让道的小车。人有人行,车有车道,法有定,规有先,方才人车和谐。停车礼让的90后姑娘小吴,做得守章合规,做得顺情守义。闵老完全可以不必“多此一举”,他若走了,也就走了,小吴不怪,路人不责,但他没有,他庄重地还了一礼。

中华文明,“礼”字举足轻重。周礼,治天下;《论语·里仁》曰:礼节民心,让则不争。葛洪《抱朴子·诘鲍》也载:衣食既足,礼让以兴。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是“礼让”的标志性生动呈现。说的是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条6尺宽的巷子。

礼让,其实是让礼,有让才有礼。

礼让是美德,是人前行中必须学会并真诚遵守的行为准则,行之则畅,拒之则堵。之于交通,“宁停三分,不争一秒”,早成劝诫口号。行人不一定都是司机,但司机一定都是行人。行人成了司机,就要记着斑马线上行走的可能就是自己和家人,将心比心,尊重常识,遵守法律。司机成为行人,就要换位思考,你会用怎样的车姿来对待作为行人的自己。可见,礼让别人,其实是礼让自已。

礼让是法则。当礼让作为当代文明的内涵建设进行加强时,说明其间有了问题,于是加以约束和惩治会显得更加必要。早于2017年4月18日,公安部在深圳召开了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要求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对斑马线不礼让等交通违法整治的查处力度。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斑马线取自动物身体之美,除交通提示功用之外,更加警醒我们:人与人之交,要礼让;人与社会之行,要礼让;人与自然之融,要礼让……一礼,行天下;一让,天地宽。

让“礼让”二字,时常回荡在世道人心。

新闻推荐

写给儿子

亲爱的儿子:生日快乐!本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球已经缩成了一个村庄,是没有必要写信的。而且你也经常抽时间...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