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忆扫盲?黄泽秋

池州日报 2019-03-01 07:00 大字

“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咱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么能行,学习那文化最哟当紧呀么嗯哎哟。”(节选自马可:《夫妻识字》)

前些日子,我在安徽省图书馆东大厅,有幸观赏到安徽省著名新闻摄影家马昭运同志“永不褪色的照片”致敬展。在一张题名“小先生”的黑白照片前,我凝神伫立,思绪不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是令人难忘的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艰难探索中曲折前进。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思想文化建设也要“大跃进”,人人识文断字,个个能写会算,成为群众文化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农民诗人王老九也应运而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上级领导要求,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放学后,要帮助不识字的成年人扫盲;城内小学高年级学生也集中组织下乡,边学习,边劳动,边扫盲,正如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所唱:“红光社,开红花,毛主席拉着我说了话,问我功课好不好,问我劳动差不差。我红着脸儿忙回答,毛主席笑着点头把我夸。”(《毛主席来我家》)。

那年秋季,我在贵池城内池州师范附属小学(现为池州市实验小学)上五年级。开学时来了位新班主任、语文老师,她是刚从贵池中学高中毕业的黄翠媛老师。黄老师和我们见面那天,穿短袖白衬衫、蓝色中长裙,束镂空腰带;圆脸、面色红润,显得很有精神。那时我刚读过《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二次考试》,觉得黄老师在形象、气质上都和文章中的女主人公陈伊玲很相像。

我们下乡前,学校召开了动员会。会上介绍了这年5月安徽省召开的第一次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的桐城县吕亭公社四年级小学生教母亲识字的事迹,正是我这次在展览中看到的马昭运同志照片所报道的。黄翠媛老师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告诉我们,要注意从字的形、声、义三个方面,首先自己弄明白,然后才能教别人。她援引毛主席的话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下乡扫盲要取得好成绩,自己先要学好,踮起脚才能摘到树上的果实。”黄老师还说,下乡后,她先用扫盲识字课本教我们,要我们不用怕教不好,实践出真知。

当时的池师附小是实验式学校,教学改革很活跃,既借鉴当时流行的苏联模式,也吸取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经验。我上二年级时在“二四复式”班,有过高年级教低年级的“小先生”教学实验。那时孩子们主动学习,互帮互学搞得风生水起,课外时间和假期中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很好提倡和发扬。

我们下乡的时间是初冬时节,去的是池州公社十里大队(现属秋浦街道),离县城只有10里地。出城往西,走的是池州通往大渡口的干线公路,那时是沙石路,很窄。汽车很少,马车和小板车却不少。我们的行李由学校派车运去,大家背着书包,在老师们带领下,说说笑笑,掏掏打打地翻过十里岗,镶嵌在用松枝扎成的门楼上的“池州人民公社十里大队”几个鲜红大字便映入眼帘。

那时农村社员吃大食堂。社员就餐后,我们就一帮一,开展识字教学。那识字课本是简易的看图识字样式,每次教一个字,这个字有若干个义项,于是引出另外几个生字。我清楚记得,我帮大婶认的第一个字是“冬”,读的第一个词是“冬瓜”,这个词旁边画了个冬瓜,第二个词是“冬天”,第三个词是“冬至”,这两个词并未配图。

现在回想起来,识字课本虽为速成式,但编写者的意图却不限于教农民识字,而是借助教学者的发挥,为农民传播思想文化科学知识,使其具有基本的共产主义觉悟,这与延安时期的识字运动是一脉相承的。黄翠媛老师事前为我们示范教学,我们在教学中都能就词义适当进行引申讲解,如“冬至”这个词,我们讲了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情形,回答了冬至白天最短的问题。

1958年11月,是全民大炼钢铁,实现生产1070万吨钢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都去炼钢铁了,地里庄稼只能由老人和孩子去收。印象最深的,是帮助收山芋。十里大队是泛红的黄土地,适合种山芋,一位农民老大爷扶着犁,“嗬嗬嗬”地吆喝着牛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挎着篮子拾山芋,那牛一边负重前行,一边咀嚼着山芋禾。稻田里有未收完的稻子,不少倒伏了,虽然天冷不发芽,但不好割。我们不会磨镰刀,那刀子割稻不快,但割手却快。谁割破了手指,就打趣说,杀小鸡了。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有时爱淘气。我们在乡下集体生活,自由空间大,违反规矩的事时有发生。那时学校教育比较严,纪律管束尺度比较紧。记得有一天晚上,为整饬纪律,我们集中在稻场上开会。夜里冷,我袖手缩颈,望着一轮圆月照在稻草堆上,默唱着当时流行的儿童歌曲“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感觉真是身临其境,物我两忘了。

直到今天,每当我再度哼起这熟悉的旋律,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岁月便涌上心头,虽然艰辛却荡气回肠,在记忆中永放光芒。

新闻推荐

桐城将再现“六尺巷”历史片区风貌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报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首《让墙诗》形成的一段“六...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