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气象带来更精准的预报 智慧气象 款款走来 本报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方海义

安庆日报 2018-12-11 10:01 大字

近两年,“智慧”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现代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融入日常生活,我们正处在一个“智慧”升级的时代。从前只关乎阴晴雨雪的气象服务,也搭上了“智慧”快车,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

智慧气象,正款款走来。智能观测,使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一般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8%;智能预报,通过构建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和产品体系,实现预报“无缝隙、全覆盖、精细化”;智慧服务,“普惠、精准、交互、泛在”,让公众获取预报,可以私人订制、各取所需。近年来,智慧气象已融入气象事业发展方方面面,安庆市气象局也在大力推动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每晚守在电视机旁,准点收看市台、省台及中央台播放的天气预报,是“90”后姑娘黄姗姗的父母每天坚持做的事。“爸妈住在农村,他们每天都需要看了预报,才好确定第二天做什么,为了获得更准确的预报,他们要看好几个天气预报节目,综合判断分析。”黄姗姗说。

黄姗姗则从来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她手机里装了气象APP,打开APP会自动定位到她所在的区域,不但能看当前的天气跟气温,还能看48小时精细化预报,以及接下来一周甚至半个月的天气情况。此外,她还能看到实测温度、人体感知温度、风力、空气质量、湿度、穿衣指数等信息。每天出门前看一眼,需要穿什么衣服、带什么装备,一目了然。同时她还发现,现在的预报越来越准了,说什么时候会下雨,一般都会下。

“能实现精准、精细化预报,正是智慧气象带来的成果。”安庆市气象台副台长黄洋介绍,通过综合应用多普勒雷达、CIMISS大数据、闪电定位仪等多种现代化观测资料,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一般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8%,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达到53%,预警发布时效平均提前30分钟。

“上世纪70年代,在基层,预报全凭预报员的经验,用实况外推,预报员根据今天的实况来预报明、后天的天气;改革开放后,有了传真,每天下午就坐等从国家气象局传来的天气图,预报员根据传真图和经验预报天气;到90年代,有了计算机网络,气象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同时还有了数值预报,预报员通过天气图+数值预报来预报天气。不过,当时数值预报的准确率不是很高。”市气象局业务科科长汪勇进介绍说,进入21世纪后,借助风云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拼图等科技优势,再加上气象观测站几乎实现乡镇全覆盖,气象数据全部实现实时汇交,数值预报的准确率有了很大提高,24小时模式预报的准确率已经达到70%左右,在模式基础上预报员再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加以修正即可。

现在,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一张载有预报服务数据的“大网”正均匀铺展开来。目前,智能网格的空间分辨率已达到5公里×5公里,时间上则可实现逐3小时发布未来10天的天气预报。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哪个网格里,都能得到该网格的天气预报。公众可以查看安庆某地的逐小时天气预报,甚至可以定位到某个景点、某个街道,了解基于位置的天气变化。

智慧气象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

12月7-8日,安庆迎来今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这场雨雪冰冻对于姜斌的3万多亩小麦影响并不大,因为他提前做了预防措施。

“早在3天前,我手机上就收到了气象部门发的寒潮蓝色预警信息,我们立即开始给麦田清沟排水,如果水没排掉,一旦上冻,就会把小麦冻死。”姜斌告诉记者,他在桐城市范岗镇、新渡镇流转土地3万多亩,种植水稻和小麦,多亏了气象部门提供的为农服务,他们在与大自然的博弈中,才能屡屡取胜。

“桐城市气象局每天都会把当天及中短期的气象预报通过手机短信发给我们,让我们能掌握近期的天气变化,安排好农事操作;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也会经常来指导生产。”姜斌记得,2013年大旱,气象部门还搞了人工增雨来帮助他们抗旱;2016年夏天出现洪涝灾害,他的手机上随时能收到雨情、雨量及对种粮大户的提醒、对农事生产的建议等信息,姜斌感慨道,“现代农业如果离开气象,那就寸步难行了。”

与姜斌有同感的还有桐城市牯牛背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华长虹。2017年以来,桐城市气象局在华长虹的油茶、瓜蒌籽、水芹菜种植基地建设了四处农田小气候监测点,其中瓜蒌籽种植基地的一处小气候站被纳入全省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络、另一处被纳入全省农业气象物联网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

“两年来,在种植管理和生产上我们利用农田小气候监测结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华长虹介绍,农田小气候监测使种植基地能够及时掌握油茶林地、瓜蒌地和水芹大棚内的土壤墒情及空气温度、湿度、降水状况,为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做出更合理、科学的调节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公司智能化管理肥水一体化系统实现自动精准灌溉、浇水降温、施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帮助公司实现了增产增收。

2017年,桐城市气象局还帮华长虹的油茶获得了安徽省唯一“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优级证书,华长虹说:“有了这个优级气候品质认证,我们油茶的品质可算是有证明了,这也给我们的茶油增加了含金量。”

“在气象为农服务中,从前多是制作发布‘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之类的内容,而现在则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气象部门会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业提供各自需要的气象服务。”汪勇进介绍,市气象局融合物联网技术,已建成26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2个农田小气候观测仪、6个农业气象物联网示范点,以及8000多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包采集各类农情和气象数据,基本形成覆盖粮棉油、设施农业及特色养殖的农业气象数据智慧立体感知网。

智慧气象延伸气象服务触角

在向社会公众发布天气预报、灾害预警之余,气象服务的触角也开始有了更广阔的延伸,比如在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中亦是亮点频出。

“天气越热,我们的优势越突出,景区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岳西县金榜乡村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储杰告诉记者,自从入选“2017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金榜乡村的客流量就有了明显增长。

金榜乡村因海拔高,山地落差大,气候资源独特,人文生态资源丰富,早先便有大学生返乡开办农家乐,但因知名度低,经营思路单一,发展遇到了瓶颈;气象专家在实地考察后,把金榜乡村作为2017安徽省八大避暑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外权威发布,来避暑的游客较从前增加了一倍,当地也衍生出了森林康养、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业务,气候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发挥气象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趋利作用是近两年气象服务的“新风向”,目前气象部门还在协助潜山市创建“国家气候标志”城市和“中国天然氧吧”。此外,在2017、2018年“蓝天保卫战”中,气象部门通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正是智慧气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气象服务会更侧重“私人订制”,将精准预报更智能地提供给每个人、每个行业,满足个性化需求,“你想要我就有,你要什么都能给”。

汪勇进告诉记者,安庆市气象局也开始了智慧气象建设进程。目前,融合“互联网+”新思维,市气象局建立了气象微信平台,向社会公众发布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气象信息,为公众提供全面精确的气象服务;侧重于灾害性天气监测和提供应急指挥辅助信息的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平台正在研发,明年还将研发专业服务信息平台,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智慧气象”平台研发和使用,会使气象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也会逐渐精细化,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会越来越小,精准度会越来越高。

新闻推荐

向朋友微信转款21笔 难证借款者身份而败诉

■王立明南充晚报记者何显飞南充一女青年,认识河北一位男子后,对方以各种理由向其借款22笔共3万多元,其中21笔是通过微...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