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再生稻” 请听专家说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0-30 11:12 大字

■ 本报记者冯长福

在粮价下行而生产成本、用工成本却在上行的背景下,种好“再生稻”是提高种粮效益的可选途径之一。

省农委种植业局副局长吴志伟表示,这种水稻栽培新模式,省工、省种、省肥、省药,节水、省秧田、省插秧,可缓解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还提高稻米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

水稻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具有再生能力,“再生稻”就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有效的温光资源,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使割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再生蘖苗,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又叫“水稻一种两收”。

安徽凤鸣农业循环经济有限公司在桐城市青草镇流转耕地3000余亩,2013年试种水稻“一种两收”15亩,头季单产558公斤,再生季单产191公斤。今年该公司水稻“一种两收”面积扩大到510亩,8月15日省里专家组测产,头季平均亩产达 615.6公斤,10月 11日进行理论测产,再生季理论亩产达282.7公斤。

安庆市农委种植业局总农艺师陈再高介绍,今年该市水稻“一种两收”种植面积1.92万亩,从种植区域上看,面积超过千亩的县有桐城、怀宁、宿松、望江四个。这1.92万亩“一种两收”水稻,头季稻平均亩产598.6公斤,亩产值1336.7元,平均生产成本 1185.8元,平均亩收入150.9元。从目前情况看,再生稻平均亩产200公斤以上,按国家最低收购价计算,每亩产值504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约200元,可获得纯收入300元左右。两季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较种植一季稻田块亩增产150公斤以上;较双季稻亩产低100公斤,但纯收入高一些。

“水稻一种两收,头季一般3月底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可避开高温、洪涝等灾害,获得稳定产量。水稻一种两收的产值不算最高,但由于生产成本最少,所以收益最高。 ”陈再高说,再生季水稻生育期短,一般只有60多天,10月下旬即可收获。利用收获后的稻田种植绿肥、蔬菜、饲草等,可进一步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种再生稻,看是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多讲究。 ”安徽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员吴文革介绍,水稻一种两收的主推品种难以确定,高产的不一定优质、优质的不一定高产。因此,选育品质好、生育期适宜、再生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很重要。留桩高度、促芽肥用量也要科学把握。

“实验表明,头季稻收割后立即追施氮肥作促芽肥,可促进休眠萌发再生蘖,增加再生季水稻有效穗,但在收获前己追施催芽肥的情况下,促芽肥用量要适当,以每亩追尿素5公斤为宜,过多虽能增加有效穗,但结实率下降,产量并不能增加。留桩高度与再生季稻产量密切相关,试验表明,中籼杂交稻适宜的留稻桩高度为35至40厘米。 ”吴文革说。

“头季稻收获期过迟,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是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陈再高表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选用的品种生育期长;二是头季播期过迟,尤其是直播的,因气候原因要到4月上旬末甚至中旬初才能播种,成熟期必然迟;三是头季稻生产期间遇长期低温、阴雨,生育期延迟。

“头季机收时辗压面积大,也是目前影响水稻一种两收产量的一个因素。”陈再高说,种植大户规模化生产水稻收割只能采用机械,而目前的水稻收割机轮辐较宽,机体较重,在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机收后的稻田约30%稻桩被机轮压伤而不能再生稻苗,或者再生的稻苗不能成穗结实。如果将轮压面积降至10%以下,可以提高再生季稻谷产量25%,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单产可增加50公斤。

吴志伟特别提醒,种植 “再生稻”一定要选择温光资源相对丰富、农民种植有积极性的地方,是作为单季稻生产区域的补充,不能盲目过度种植。适宜地区要建立若干个示范片,形成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良好形势。科研育种部门要重视水稻一种两收新品种的培育和创新,研究集成水稻一种两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农技推广部门要组织开展水稻一种两收品种引进筛选,并多渠道地向广大农户宣传,引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

据了解,湖北、湖南等省已出台了对水稻一种两收的扶持政策,安徽省目前还没有扶持政策。专家建议,农业、财政部门要对水稻一种两收发展给予重点立项,对水稻一种两收生产者给予资金扶持。

新闻推荐

八旬老人意外摔倒受伤 执勤交警暖心守护救助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姚笃留胡斌报道10月23日下午,桐城市老车站附近一位老人摔倒后,执勤交警迅速组成人墙守护,交警包汪...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