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安徽省委建议推动安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五大工程“点亮”徽文化

江淮时报 2018-10-19 10:18 大字

“进入新时代,深入挖掘安徽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的现代视角,激发沉睡的文明基因,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生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为推动安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盟安徽省委这样建言。

民盟安徽省委认为,安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内涵,如徽文化中以义统利的义利观、民富国强的家国观、遵守契约的诚信观、冲突融合的和合观,都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徽商的“徽骆驼精神”是中华民族顽强的原始生命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近几年在安徽兴起君子文化研究,提倡兴君子文化、育君子之风、行君子之道,则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桐城六尺巷故事包含的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传统文化精华,对于推进德法相依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民盟安徽省委负责人表示,推动安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必要实施“五大工程”。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再发现工程。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当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组织编写优秀乡土教材,开展系列文化传承活动,传承和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具有重要时代价值的思想精华,持续增强文化自信。

实施文献整理研究工程。组织开展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普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研究,深入阐释安徽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重点加强对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要抢救性挖掘保护徽州原始契约文书。要建立健全安徽优秀传统文化整理研究专项经费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国家级文献整理重大项目立项。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等重大专题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遗存资源的动态调查研究,抢救性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补偿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同时动员社会捐助,建立民间保护基金。给予“非遗”技艺生产企业以财税政策支持,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强化项目意识,推动文化发展项目化。优化创作平台。加大对安徽优秀传统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等的扶持力度,增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依法保护文化品牌。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推进优秀传统剧目数字化保存和网络化传播。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工程。把安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更快地融入社会管理、生产生活、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入发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活化城市文化基因,将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本报记者 何小龙

新闻推荐

《六尺巷新故事》 将搬上荧屏

根据历史典故“六尺巷”改编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六尺巷新故事》将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于明年播出。该剧讲述国家干...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