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变化

新安晚报 2018-09-06 10:41 大字

□铜陵吴华

平时家里的早餐都是妻子做,但有一次我为儿子做早餐的事让我印象特深刻。那是儿子上高三时的一个周六早上,因妻身体不适,为儿子做早餐便成了我的事。见冰箱有现成的冷冻汤圆可以简单对付,我便烧水下汤圆。没想到儿子见早餐是汤圆,竟鼓着嘴巴嘟哝:“老爸,我最不喜欢吃汤圆,你怎么下汤圆啊?”我说“我小时候汤圆可是只有过年或家里来客才能吃上的,你怎么连汤圆都不喜欢吃呢?”见儿子仍摇头说不喜欢,我只好依着他,将昨晚的剩饭倒入开水中,准备给他烧烫饭。儿子临出门前,我说光吃烫饭不行,带听酸牛奶和一个苹果上学路上吃。他竟说不喜欢吃苹果,拿听酸奶就走了。望着儿子上学的背影,我摇摇头苦笑了,对仍躺床上休息的妻感叹:“这么好的红富士苹果,我小时可是连做梦都吃不上的。如今,儿子竟说他不喜欢吃,真是太……”

因年过八旬的老岳父患糖尿病,正在我家附近的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我吃过早饭便匆匆赶往医院去探望。问服侍岳父的大舅哥,老岳父前段时间住院治疗将近一个月,才好转怎又复发了?大舅哥说老头子一个人单住,我们和医生都嘱咐他要注意饮食,他偏不忌口,这大鱼大肉猛吃,能不犯病?经医治病情现在已好些了。老岳父见大儿子这样说他,憨憨地笑了,说他小时受过许多苦,想吃饱都不行,更甭说吃好的了;“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有许多好吃的鸡鸭鱼肉,你说我怎么能忍得住?”看老岳父这样说,我也跟着笑了,说“早上我在家下汤圆儿子竟不吃,还说红富士苹果他也不喜欢吃。”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我小时营养严重不良,17岁中考后,在桐城中学体检时,身高仅有1米43,体重更是只有37.5公斤,连体检时最轻的40公斤磅砣都够不上;而我儿子中考时也是17岁,身高1米7,体重竟高达75公斤,严重地营养过剩。“不过话说回来,身体毕竟是你自己的,无论现在生活怎么好,老爷子你都得要注意饮食,吃生病了可不好!再加上我们不在你身边,大家都要上班,你一生病我们可不好来照应你。”

大舅哥说:“如今政策好,农民种地不交粮不纳税,还给补贴。种地实现机械化了,农民挣钱没过去那么辛苦,钱也挣得多了。我小时候最盼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新鞋穿,还有好吃的。但过年时家里也就杀一两只鸡,还要招待拜年的亲戚,我们能吃到的总是很少。轮到我吃时,妈总说‘你是老大,有好吃的你要多让弟妹们吃。\’每回看着弟妹们吃时,我都是口水直往肚里咽呐!”大舅哥的话,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带到苦涩的儿时。

在我儿时,那时候的餐桌上最常见的是山芋、稀饭和腌酸菜、烂萝卜,所以那时候我们的确是最盼过年过节吃肉吃鸡。那时家中的粮食总是不够吃,靠自留地里产的山芋度春荒,因此我妈那时对贮藏山芋特细心。先把地里挖回的山芋堆放在堂屋拐角,等到霜天时才把山芋转移到地窖里。只有满窖山芋都是浅红的,我妈心里才会踏实。

我在县城上高中时生活特艰苦,每星期都从家中带腌菜吃,能偶尔吃上学校食堂炒的5分钱一小碟青菜,就算很幸福了。因此,我那时饭量特大。记得高二时我曾与同学打赌,一餐吃两斤半米饭和五小碟子米粉肉,把同寝室的同学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这个小矮瘦子,竟然还这么能吃。

大舅哥说,现在山芋、野菜成了绿色食品,城里人最喜欢吃它了。我说:“是啊,现在农民家中吃饱饭、吃肉喝酒已很平常,逢节庆请客下馆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更有甚者,像你大儿子在市中心繁华地段买了小高层的房子,正月里请我吃饭就是到豪华的大酒店吃的,那高级饭店大厨烧的菜,当然是色、香、味俱全啰!”

抚今追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的确让我们感慨颇多:如今,无论城市、乡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早已不仅仅拘泥于温饱了,而是提升到科学、营养、健康等层面啦,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饮食文化,让我们在感受社会变迁的同时,更为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欣喜……

新闻推荐

燃气管道泄漏起火 消防10分钟扑灭 事发合肥徽州大道与水阳江路交口,系道路施工所致,无人员受伤

事发合肥徽州大道与水阳江路交口,系道路施工所致,无人员受伤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