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吕亭古驿小记
桐城吕亭,为古代七省通衢的重要驿站。据明弘治《桐城县志》载:古驿站原设于北硖关,因与县内“陶冲驿”相距不均,洪武十五年,改置“吕亭驿”。
吕亭老街原有纯阳塔,每到重阳节,总有儒雅之士登塔吟诗唱和。如今,在老街入口处有一片菜园地,古塔的遗址就在那儿,若不是有人介绍,不会有人知道这长满绿油油各种青菜的园子曾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塔,现在看不到一点塔的痕迹,连塔基的一块砖石都找不到,可能毁于文革期间,只有一园子青菜挂着雨滴在雨后闪着寂寞的微光。菜园边上有一口废弃的老井,用它苍茫之眼守着花开花谢,日升月落,阴晴风雨。走近老井向里探望,井里被长长的石蕨覆盖,只能从石蕨的缝隙里看到一汪平静的水影。
脚下这条古驿道从这里向南延伸一直通到县城,向北直通京城。资料记载吕亭古驿站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当时知县陈勉委托驿丞杨敏监督对古驿站进行了重修,建了正厅、鼓楼、东西厢房,中间有个大院,院中种植了古柏。驿站配驿丞、吏、馆夫,还有马夫十六名,驿马十六匹。到了清朝,驿站进一步扩充,据同治《桐城县志》载:同治四年(1865)驿马为六十匹,马夫三十八名,差夫二十四名。在驿站西北隅,辟有“放马场”,面积为2平方公里,具有一定规模。光绪末年,驿站废,站房改作他用。民国初,邑人陈石桥、叶峡隐相继在此办“六艺学校”。抗日战争时,院中古柏,为日机炸毁。今遗址建吕亭粮站仓库。放马场,一部分变为河滩,一部分辟为农田,旧址依稀可辨。从菜园地向南,古驿道已被一堵围墙截断,从文字记载和小时候对这里的了解判断,那堵围墙就是粮站的围墙,也就是被日机炸毁的古驿站。从明到清几百年古驿站由兴到衰,最终完成了它传递官邮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隐入了岁月难以追寻的苍茫之中。而地名犹存,而打马飞驰的梦犹存。
从县志资料了解到,吕亭名字的来历主要有两个版本,一个与三国的吴国大将吕蒙有关,说是吕蒙曾驻守这里,屯兵打战,这从周边有许多鲁肃的传说可以得到佐证,比如这儿有鲁肃的读书亭、试剑石、寄母山和投子山。一个是关于吕洞宾的传说,说吕洞宾路过这里正逢大旱,吕洞宾仙剑一挥,划出水如泉涌,这就是洞宾泉的由来,也是吕亭来历的一个例证,吕洞宾道号纯阳子,纯阳塔也该是为纪念吕洞宾而建。吕亭有一处洞宾泉,泉流不绝。另有小河口泉和大狗泉。小河口泉边有块石碑,上面刻有小河口泉三个红字。传说有一年大旱,姑嫂两人从很远的地方抬来一桶水,两个小脚女人为了抬这桶水整整走了一天,汗流浃背,自己也没舍得喝一口水,正逢吕洞宾路过此地,想试试二人的德行如何,就装着饥渴的样子上前讨水喝,姑嫂看他确实饥渴就答应给他喝一口,不想仙人一伸脖子一口气将一桶水喝了精光,姑嫂两人想着一大家子人还等着她俩抬回的水,等着喝水救命,忍不住抱头痛哭。吕洞宾看出两人的善良和扶弱救急的真心,就拨出宝剑,唰唰唰在地上点了三下,大地开裂,三处清泉喷涌而出,姑嫂二人知道遇到了仙人,看他的样子就像传说的八仙吕洞宾,村民就将其中一口泉命名为洞宾泉,以纪念吕洞宾为百姓做的好事。
如今,这口泉经过村里一事一议筹钱进行了修整,将原来自然状态的泉砌了石摆,村民可以在这里洗衣洗物,而沽沽的泉水通过小河道流向下游的良田。村民说泉水冬暖夏冷,有这样的泉真是这里村民的福祉。大狗泉周边古木参天,很有名泉气象,洞宾泉在稻田中间,滋养万物。同时,也滋养着古驿吕亭深厚历史的生命力与当地人鲜活的记忆。
新闻推荐
池州讯一网上逃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乘坐大巴企图蒙混过关,却被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一举擒获。7月27日17时许,池州...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