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街道以“一村一品”促乡村产业振兴找到对的产业也不能一劳永逸

济南日报 2018-07-23 12:36 大字

目前养殖场一期养殖黄河鲤鱼、鲫鱼等达10万条,预计年盈利可达20万元。这是7月14日下午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新五村相关负责人向街道半年工作交流观摩组介绍的情况。看一个农产品或产业在这个村庄对不对路,村庄和村民们最有发言权。文昌街道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引导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产业,形成了西李村“金西李”山药,孙庄村“鸿之源”草莓,东齐村核桃加工等一张张特色产业名片。然而找到对的那个产品,并不代表一劳永逸,产业的发展之路上还需要街道和村庄不断“披荆斩棘”。

技术薄弱问题一直制约着袁庄村甘蓝种植产业的发展,为此,该街道邀请技术员到田间地头“一对一”解决菜农难题。今年甘蓝产量约提高了三分之一,平均每公斤价格上涨一元钱。随着甘蓝产业逐渐有了起色,袁庄村10多个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摘帽”。为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成效,解决农民“技术荒”难题,该街道邀请专家为各村产业“号诊把脉”,对症“下药”,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今年我家石榴收成每棵产量提高了20公斤,明年我还要多栽几棵。”前三村一贫困户去年参加了村里的种植培训班,今年,仅院里5棵石榴树就为他带来了2000元的收入,他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在文昌街道,有的村庄已开始试水深加工和发展新模式。西李村无公害山药产业种植规模已达900亩。今年西李村投入400万元建成山药深加工生产线,生产保健产品“山药面条”“山药粉”和“山药保健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将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利、农业增效。新五村水产养殖项目总投资85万元,项目占地100亩,鱼池面积2万平方米,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该项目突出党建引领,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的模式,以项目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壮大,实现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共赢。新周村则刚成立黄元帅种植社,引进青岛特色“黄元帅”苹果育苗1300余棵,并已进行试验田种植培育,预计3年内产量可达3万至5万公斤,可产生效益百万元以上。

目前,文昌街道已重点打造苏延路沿线特色产业村,仁合村、前三村和南王村的苗木花卉基地、杨庄村的饲料加工及白酒酿造基地、西苏村的物流产业和东苏村的杏鲍菇种植等各具特色的村庄产业百花齐放,并逐渐形成主导产品拉动,配套产业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程玉霞 亓航)

新闻推荐

桐城“三举措”促党员干部崇廉守节

今年以来,桐城市多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绷紧“廉政弦”,织密“监督网”,筑牢“防腐墙”,不断强化干...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