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
□陈新泉
桐城“六尺巷”闻名遐迩,虽然与我是近邻却一直还没有去过,还是看到一位博友老师的文章后,才萌发去的念头,说来也巧,这位老师是暮春季节去的,我也是赶在这个时节。
潇潇春雨,如轻纱飘舞,地上湿润润的。到达桐城已是午后,匆匆跨过几条马路,拐进一条小街,远远就看到高耸在“六尺巷”口的牌坊,后面还矗立着一块石碑,碑石上镌刻着,“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红色的字体经雨水洗刷更加清晰、明亮,凝眸静思,肃然起敬,深深领略到它的静谧与内敛,博大而精深。
“六尺巷”的故事,历史悠久,流传甚广。说的是清代大学士张英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争执的事。两家因宅基地都是祖上的基业,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即寄回老家,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从此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英是清朝有名的大臣,曾官至文学殿大学士,同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他性格温和,为人俭朴,热心善良,博学多才,为人处世都很低调,从不张扬,颇受皇帝的重用。他用自己一生官场仕途,为人处世的经历体会,以“立品、读书、养身、择友”为主要内容,编写了《聪训斋语》一书。该书于康熙年间刊行于世,广为流传,为诸多名流大家所看重,曾国藩对其推崇备至,认为《聪训斋语》“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书中要求子孙“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读书、立身、做人、持家的道理。还把家训概括为四句话: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其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子孙廉俭礼让,谨言慎行,勤苦读书,乐闻规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正是在他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其子张廷玉品学兼优,经过努力也步入朝廷。两人为官数十年,为朝廷作了不少贡献,因此,这对父子也成了清朝朝廷的一对传奇父子,成了人们代代相传的佳话。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桐城这个地方正是有了张英、张廷玉这样的父子,有了“六尺巷”的潜移默化,才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神奇。继后,又出现了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人称桐城派的四位文学大师,主盟文坛200余年,其泱泱文风历史罕见。
姚鼐曾称古庐州(合肥)为“皖中之要”。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选定安徽省会时,毛主席面对地图手指合肥就说了这句话,从此安徽省会从安庆迁往合肥。可见桐城派文化对历史的影响。
春雨似乎很懂得人的心意,渐渐地停息下来,空中透出一丝光亮。被雨水浸润的树叶变得更加肥硕浓绿,强健的枝条浓荫密布覆盖着“六尺巷”。
一眼望去“六尺巷”无比壮观,两侧的墙体似两块屏峰,挡住了世俗的风气,更显出慑人的魅力。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更加感受到它的厚重,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慰藉。在巷子另一侧新增的文化墙上,详细介绍了桐城文化和与桐城相关的历史人物,图文并茂,墨香萦绕。一幅幅精美画图,一篇篇隽永的篇章,如从繁花碧叶间流淌出的清露滋润着心田。周边,古巷交错,和风惠畅,仿佛琅琅读书和黄梅唱诵就萦绕在耳畔,不经意间,就沉浸在“家崇礼让,人习诗书,风俗醇厚,号为礼义之邦”之中,坦率的说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一次净化。
过去,我们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跻身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中,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费尽了劳烦,白白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光,结果是计较得多了,感情越来越淡;争论多了,距离越来越远,实在是得不偿失。其实,人生需要谦让、包容和淡泊名利,处人为事“让他三尺又何妨”。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丁岚程呈)家住桐城市金神镇金神村的方官启和王丰收两户家庭都是已脱贫户,对他们而言,扶贫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