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温度”的拆违 ——桐城市金神镇文明创建治“顽疾”侧记
去年以来,桐城市金神镇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目标,借鉴先进地区创建经验,大力推进集镇区环境整治,群众工作与“拆违行动”并举,巧解乱搭乱建治理“难题”。从2017年12月开始,该镇一场既有速度也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拆违工作有序进行,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倾力支持,整个拆违过程非常顺利。镇政府从“拆违为民”出发,拆违工作赢得了民众一致支持。
违章建筑“格格不入”
该镇位于桐城市东南部,下辖18个村。近年来,该镇文明创建工作发展迅速,干净、井然有序的环境让居民幸福感倍增,但一些犄角旮旯的违建却与这座美丽的小镇格格不入。违章建筑的存在,不仅给居民带来困扰,同时也阻碍了乡镇发展进程,影响乡镇的文明进步。
金光大道作为镇上主干道,道路两侧违章建筑尤为泛滥。300余户经营商店、饭店、车行等沿街商户,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存在乱搭乱建现象,治理难、难治理几近常态。金山大道等多条副支道周边7公里范围内,分布了多家企业、社区和交易市场,在这个范围内,违章建筑到处都是。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商户私自加盖的铁皮棚和钢构房,向外伸出六七米,一眼望去错综杂乱,不少违章建筑已建成十年甚至二十年。建筑表面缠绕着从村民家私自拉出的电线,密密麻麻的电线形成巨大的“蜘蛛网”,上面还挂着塑料袋和垃圾碎片,不少地方贴着小广告,既影响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一直为群众诟病。“是该好好治一治!”不少居民这样呼吁。
拆违先拆“心墙”
“做好涉拆人员的思想工作,是大规模拆违成功的关键之举。”2017年11月22日,金神镇党委书记吕兆芳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拆违工作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得益于每一步行动的持续推进和各部门的得力配合,更少不了涉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拆违先拆‘心墙\’。2017年10月,该镇拆违行动提上日程。镇城管执法大队通过向商户发放《争做文明好市民倡议书》,逐户签订《门前三包》,并出动宣传车每日沿街播放拆违公告及相关政策,营造拆违氛围。对少数有抵触情绪的商户,实行干部包保机制,每个镇村干部包保3户,进行为期一周的面对面交心、交底。”吕兆芳说道。
“党政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以走访商户以及座谈老居民、老干部的形式开展镇区综合整治调研,征求群众意见,收集群众心声,面对面地交流与谈心,让群众感知镇区整治带来的环境整洁、形象的提升是一项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自己的民心工程,并通过召开商户代表动员会广泛动员,让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主动参与。跟老百姓讲政策、做思想工作是最主要的工作方法,一次不行,我们就到老百姓家里去两次、三次,白天找不到人,我们就晚上去,节假日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确保让老百姓拆得心服口服。”吕兆芳说,一条条横幅、标语,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攻势。涉拆群众从误解到理解,从抵触到支持,打下了快速拆违、和谐拆违的行动根基,同时也保障了拆违工作的顺利开展。
拆违工作进展顺利
在一阵阵的叫好鼓掌声中,一座座违章建筑消失在了道路两侧。
如今,在金神镇的金光大道,映入眼帘的是清爽整洁的街道,无论是乱搭乱建的铁皮棚还是钢构房均已成为历史。为期半个多月的拆违工作结束后,这条原本违章建筑泛滥的乡镇主干道焕然一新。
据悉,从2017年10月底开始,拆违行动持续短短半个月,涉及金神村、孙桥村等镇中心两大村,涉拆商户189户,拆除违章建筑共计6550.03平方米,100%完成拆违任务。
“拆违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原金神居委会的老书记杨幼林透露了心声。“我今年66岁了,早在1999年就在搞拆违,可当时的情况是拆了一处,后面紧跟着建一处,回潮现象十分严重。这么多年下来,违章建筑就逐渐成了我们当地一处‘顽疾\’。”杨老说,他在这次拆迁动员会上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拆违,当天就说服租住自家商铺的经营户拆除了违章搭建的铁皮棚。杨老在当地德高望重,受到这位老人家行为的鼓舞,老百姓也纷纷效仿。
“如今家门口环境变美了,受益的最终还是我们老百姓!”杨老感叹道。
“原本以为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想到这次是动真格的。”金神村村民汪利民的话代表了不少当地群众的心理。“我常年在武汉务工,听说要搞拆违,开始并未将这件事放心上,后来向街坊邻居一打听,发现大家都配合说拆,我2017年11月10日就从武汉坐车回老家,当天连夜拆除了家中商铺约33平方米的违章建筑。”
汪利民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得很,这些铁棚都是违法搭建的,本身就不合法。再说现在都在搞文明创建,看到曾经违建林立的家门口变得干净养眼了,也算是为我们老家建设添砖加瓦了,是不是?”
“人情化”对待助自拆
经过前期拆迁队成员的大量上门做思想工作,189户中的绝大多数违章建筑业主同意自拆,但也有个别情况特殊的商户需要特殊对待,如何在半个月内说服他们,成了拆迁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
李方兵今年已经70岁高龄了,和老伴儿临街经营一家杂货店。工作人员前期调研时发现,老人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两位老人都上了年纪,身体状况欠佳,且杂货店前方搭建的封闭钢构房建成时间不长,面积较大,光卷闸门就花了1万多元,建成共花了近4万元。
“按照这次拆违的奖励制度,每户可享受每平方米25元的拆除补助工费,这样算下来,李老家的损失就比较大了。考虑到李老家情况特殊,拆迁队给予其特殊照顾,在实地丈量面积时,按照3面墙共114平方米的面积给他家计算了补助,最后共发放补助2850元。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二老最后主动找到我们,同意自拆违建。”金神镇城管执法大队成员开伟对记者解释道。
金神镇丹凤东路上原先有一位70多岁的经营户王新民,患有精神障碍,属于弱势群体。在他用砖头砌起来的小卖部里,不仅堆放着一些要出售的百货,还有十几年下来他个人的一些生活用品,店内环境非常差。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在经营,要清空店铺要花费较长时间。为此,拆迁工作组人员主动上门帮助老人。
在拆迁队的帮助下,从整理、清理到搬运,不到一天就把所有物品搬回了老人的家。违章建筑被拆除后,老人不舍得一砖一瓦,拆迁队又叫来垃圾车将3吨砖瓦等给老人运回了家。老人事后再三感谢拆迁队成员,是他们的帮助让他搬得安心。
“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进行拆违,还远远不够,‘人情化\’操作始终贯穿拆违工作才是拆违顺利的根本。”金神镇城管大队队长黄春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在半个月时间内,集中拆除189户的违章建筑,必须依靠督促业主自拆。如今,这项工作已经成效显著,这些曾经违章建筑林立的地方变成了清新的空地,乡镇也变得愈加美丽。
“我们感谢杨幼林、李方兵等等普通老百姓,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让我们大家生活的环境变得更美。下一步,我们打算将拆违工作拓展到镇内其余村,力争做到全镇主干道沿线看不到一处违章搭建的建筑。”黄春雷说道。程呈汪一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刚2017年养殖业收益如何?面临哪些困难?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省部分家庭农场主。养殖业利润偏低桐城市绿缘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张行是一名90后,2013年他从内蒙古打工回来,在父亲承...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