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产业扶贫助力大塘村推动乡村振兴,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村集体经济成脱贫“新杠杆”

安庆晚报 2017-12-09 11:54 大字

本报讯(孙晶晶记者王虎)“农村合作医疗补助300元,劳动技能培训补助500元,发展茶园一亩补助500元,贫困学生资助1700元,还有他资助的贫困生1000元。”11月25日,家住桐城市唐湾镇大塘村白果组的低保户段维其的妻子华芙蓉,向记者晒出了2017年度享受的扶贫进账单。

华芙蓉所说的“他”是桐城民营企业家王小中,他创办的企业是该市一家正在成长的服务型企业,今年8月份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自2008年成立以来,该企业一直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投身抗洪救灾一线,关爱孤寡老人,情系困难学子,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70余万元。

今年4月份,该企业积极响应桐城市开展的“百企帮百村”帮扶活动。5月初,王小中与贫困山区唐湾镇联系沟通,从此和该镇大塘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塘村位于桐城市西部山区,是桐城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下辖25个村民组,498户1846人,现有五保户36户41人、低保户45户135人。目前,大塘村共有贫困户328户1276人,像段维其家这样因学致贫的就有45户198人。今年该村仍有贫困户119户390人待脱贫。

如何帮助大塘村脱掉“贫困帽”,王小中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行动。今年春茶上市季节,为解决村集体茶厂茶叶销售难问题,王小中通过多方途径帮该村销售干茶100斤,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看到村民出行道路破损,他又出资2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大塘村党总支书记华国临说:“企业对我们村是真帮实扶,哪儿有需要,他们就帮扶哪儿,今年‘贫困村出列\’没问题!”

山区耕地面积少,种植薏仁米成了一项很好的收入来源。但农特产品的销售难题,成了贫困户心头的一道坎。王小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便对农户们说:“你们尽管种,销售的事我负责,但必须保证是有机生态种植,这样就能卖个好价钱!”农户们听王小中这么一说,心里也顿时有了底,直言明年要多种点。

为了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持续稳定增加收入,王小中安排贫困户到自己的企业上班。今年中秋节,企业还为全村41名五保户送去了累计1万余元的慰问品,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下一步,如何帮助大塘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王小中和村两委拟定了脱贫思路。“山区还是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等特色种植产业,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作为民企帮扶贫困村的负责人,我要做的,更多的还是要帮他们搭建致富平台,创设更多增收渠道,让大塘村早日富起来,老百姓的生活日益红火起来。”王小中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回故乡去看红豆杉

■吴华因老家朋友给我发了个桐城红豆杉视频,见那视频拍得好,又专门配了动听的一首歌唱红豆杉生态园歌,我便转发了朋友圈。没想到引起文友们的兴趣,立马相约着11月18日去我老家(桐城市孔城镇南口村)去...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