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传统 古为今用融古为新:调解方法论

安庆日报 2017-11-08 09:09 大字

有矛盾并不可怕,对于矛盾的处理则考验着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安庆市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助深厚的传统底蕴,融合发展现代文明,创新出一批依托传统文化的调解品牌,在推进平安建设、化解多元化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中创造了诸多有益实践。

政策道理有人讲,思想疙瘩有人解,家庭不和有人劝,邻里纠纷有人调。带有“本土基因”的调解文化,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点燃了平安是福的“乡愁”,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活动推入纵深。

民间风行,基层破题。从流传的佳话提炼文化精髓,传承演绎新时代的“礼让”文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规范和运用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也为“主张经世致用”的桐城文化拓展了古为今用的空间。

桐城市龙眠街道相邻的李、赵两家,因交界处的一道遮蔽墙发生纠纷。街道调解人员充分运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一方面讲法律问题,一方面讲述“六尺巷”典故和礼让美德,安抚双方情绪,提出处理意见,促成了这起纠纷和平化解,写就了新时期的“让墙”故事。

“听、辩、劝、借、让、和”,从开诚布公、倾听陈述,到消解事端、握手言和,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雷建鸣认为,六步操作规程化古为今,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基层综治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以借古喻今为切入点,用六尺巷典故启发人;以释法明理为着力点,用情理法交融引导人;以化解矛盾为关键点,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以公平正义为根本点,用“知进退”境界昭示人,最终达到情理法义统一、定纷止争事了人和的统一。

传统社会,乡贤在促进宗族自治、民风淳化、伦理维系以及乡土认同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宿松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哺育出众多鸿儒硕彦,孕育了深厚的乡贤文化。

65岁的方长英是宿松县洲头乡泗州村六组的一名普通群众,办事公道、敢说真话的她加入村里的乡贤参事会,从此,为民排忧解难成为她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传统“老理儿”出发,从家庭亲情入手,用百姓的“法儿”,平百姓的“事儿”,成为群众一致公认的“新乡贤”。

“请出来”、“用起来”、“树起来”。能人贤人带头,乡贤工作室、乡贤馆、乡贤帮扶资金,乡贤文化被激活,孙凤宝、柳志发、方长英等55位“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借助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融合发展现代文明,一大批依托传统文化创新的调解品牌,呈现了各自不同的形态与亮泽。而这,只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源中,于局部捡拾到的化石与鳞片。

以文化人以文创安

长江下游北岸,古雷池所在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的望江,是“二十四孝”的三孝(王祥卧冰、仲源泣墓、孟宗哭竹)之乡。

一方水土孕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养一代人。“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由“三孝”文化总结提炼出的现代孝德孝义,将孝爱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融入到化解矛盾的调解工作,“解民状、帮民困、助民难”。

2017年5月,望江进入梅雨季节,高士镇新坝村一位高龄老人陈老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多处漏雨。得知情况的村书记陈刚立即通知老人的儿子回乡修房,同时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将旧村部出租给陈老夫妻俩居住,并于6月3日签订了租房协议。然而,此举遭到陈刚弟弟陈某苗的阻扰,以村欠其债务为由,堵住村部大门。陈老一方认为陈某苗破坏协议,陈刚向镇里提交了辞职书,该镇随即派出三孝调解小组工作人员陈其海前去调解矛盾。

“已签好的租房协议不会遭到破坏和中止,村部的房子很快就可以搬进去居住。”陈其海的反复说明,稳住了陈老及其亲属的情绪,防止了事态恶化发展。同时指出陈某苗的四点错误:阻止和破坏履行合同、阻挠村干部进入办公场所是违法行为;偿还债务的行为和方式不恰当;阻止陈老搬进村部居住,有失社会公德;尊敬兄长、支持兄长的事业和工作,是家庭和社会的孝德。最后,通过细致工作,陈刚重新返回工作岗位,陈某苗承认错误,陈老搬进了房子,三方皆大欢喜。

“明礼让、尊乡贤、讲奉献、重孝道,不仅是安庆在深化平安安庆、创新社会治理中的有益探索,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宝贵传承。”市司法局基层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人伦关系、民俗习惯、传统美德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和为贵\’‘息诉\’的法律文化传统,以情动人、以理感人、以法服人贯穿于案件调解、矛盾纠纷调处始终,方法灵活、程序便捷、不伤感情、不收费用、易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

本土基因点燃乡愁

桐城“礼让”文化、宿松“乡贤”文化、望江“三孝”文化、岳西“奉献”文化、太湖“德善”文化等一大批传统文化创新品牌,在推进平安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中创造了诸多有益实践。

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这一实践取得的初步效果与实绩:

2017年以来,桐城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346件,调处成功6327件,调处成功率99.7%。民事案件诉前调撤率达80%,涉诉信访积案全部化解。

望江县成立调解组织152个,依托公安派出所建立警民联调室8个。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纠纷896次,调解人员829人次,调解成功3074件,调解成功率达99.7%。

宿松县各地通过挖掘培植乡贤调解人才,建立乡贤调解人才库707人,实现22个乡镇“乡贤调解工作室”全覆盖。2016年以来县乡贤队伍协助参与矛盾纠纷化解1542件次,占矛盾纠纷化解总数的66.8%。

“越是带有本土基因的平安文化,越容易勾起广大群众平安是福的乡愁,平安建设的经验越容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5月,中央综治办印发的《关于安徽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调研报告》中,对安庆市发掘弘扬本土基因的平安文化的高度评价,源于“崇文尚德”的文化自信,标定了“务实创新”的探索方向。

实践证明,文化和山水一起,构成了每个人心里忘不掉的“乡愁”。运用文化手段,树立文化自信,充分掌握、弘扬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本土基因”的优秀文化,作为平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落细、落小、落实,以文化人,以文创安,真正形成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氛围。

“大调解机制中,人民调解具有基层性作用,而本土传统文化基因是沟通矛盾双方的‘连心桥\’、政府群众互动的‘缓冲带\’。”市司法局局长郑颖说,“探索地方传统文化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深度融合,润物于无声处,有助于发挥基层组织的调解作用,降低治安隐患,节约司法成本,彰显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强大生命力。”

新闻推荐

贯彻十九大精神 加快建成“基础教育名市”“技工大市”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本报讯(刘俊记者白萍)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连日来,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教育体育局精心谋划未来五年安庆市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