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丰收不烦恼秸秆利用:破解的难题

安庆日报 2017-09-20 10:55 大字

根据安庆市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部署,9月20日,安庆再次迎来两个多月的秸秆禁烧督查巡查重点时段。秸秆不焚烧,出路在哪儿?2017年,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作为新增项目纳入省民生工程。

秸秆综合利用是一笔经济账、社会账、生态账和政治账,安庆在强力禁烧的同时,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关键技术突破、政策体系支撑,大力发展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通过改进农业领域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方式,提升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水平,为秸秆寻找出路——

每到粮食收获季节,走入田间地头不难发现,农民们除了关注亩产多少,也开始关心农作物留茬高度及秸秆生产量。要么粉碎还田,要么就打捆利用,按照相关奖补政策,只要符合收割标准,农民就能领取不等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秸秆焚烧渐渐杜绝,空气质量也有所改善。

“补贴更好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化解了以‘堵\’为主的禁烧矛盾。无论秸秆怎么利用,都会增加收割成本,有了补贴,打消了农民一部分顾虑。”市禁烧办主任汪炜说。

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作为新增项目纳入安徽省民生工程,秸秆不焚烧,出路在哪儿?科学的方案是,“把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作为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先行措施”,鼓励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综合利用。

据市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2016年安庆市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283.72万吨,可收集资源量248.81万吨,占全省可收集资源量的6%左右。其中,水稻157.34万吨、玉米7.33万吨、小麦24.74万吨、棉花18.52万吨、油菜24.71万吨、花生1.32万吨、豆类4.47万吨、薯类3.11万吨、高粱0.07万吨、其他7.20万吨。

安庆作为水稻主产区,水稻秸秆资源最为丰富,可收集资源量占全市的比重超过60%以上。秸秆资源的分布与水稻的种植面积息息相关,南部的秸秆资源量较北部丰富,平原较山区丰富,城区秸秆可收集量仅占全市的5%。

与丰富的生产量相匹配,2016年,安庆市秸秆综合利用量为220.4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8.59%,超过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5个百分点。其中,桐城、怀宁、潜山、大观、宜秀等5个县区(市)区综合利用率超过90%,达到2020年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的任务目标。

专家指出,秸秆综合利用不是逢到收获季节略作强调的权宜之计,这项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事业需要长期规划,也需要产业发展的眼光。出台政策引导和扶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产业发展起来,做好综合利用的大文章,秸秆才不再是“丰收的烦恼”。

严禁更当用

“秸秆问题产生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中,解决它不能仅靠‘禁\’。”市种植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强力禁烧的同时,鼓励综合利用,体现了“禁”“疏”结合的新思路。

桐城市新八中,新建成的生物质锅炉使用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为学校提供取暖、洗浴、空调与生活热水,而燃料就来自对各类秸秆的加工利用。安徽香杨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五一向记者介绍,目前桐城市传统锅炉改造成生物质锅炉数量已达180余台,预计今年底可突破200台。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利用的220.41万吨秸秆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农业领域的利用184.38万吨,能源化及工业原料化等工业领域利用36.03万吨。

潜山、岳西等县推进茶园、桑园、果园等高温堆肥、秸秆埋青和覆盖还田技术。同时,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生产新型有机肥、育苗基质、土壤改良剂等高新技术产品。迎江区亨通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湖羊适口的饲料,年消耗秸秆2000多吨。“良种选育-基地种-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产品研发”,安徽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物质循环利用和有机肥生产,实现了水稻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工业领域,10多万口户用沼气池、500多座沼气工程中,正积极探索以秸秆为沼气发酵补充原料。仅桐城香杨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有产能20万吨,年处理农林废弃物30万吨,固化成型燃料产能居全省第一。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长林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防火耐水聚合实木型板材、办公家居等,原材料中秸秆使用量占总量比重的73%。企业按照300元/吨的价格向农业合作社收购秸秆,按1亩田单季水稻产生800斤秸秆计算,农民种植一亩田能多获得120元秸秆收购费用。企业一线工人月工资2200元/月,吸引带动了附近农民工返乡就业。

持续推进秸秆综合符合农村、农业实际,深受农民欢迎,并已产生显著效果。在以往的禁烧重点区域,多途径消耗转化秸秆,转化利用得越多,被焚烧得就越少。

产业化之困

秸秆以肥料还田是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2016年,安庆机械化还田339万亩,还田秸秆154.58万吨,还田率达62%;通过高温堆肥和覆盖还田利用秸秆8.21万吨。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机械化还田的农机设备仍有设计制造缺陷,作业故障率高,农机和耕作物品种与耕作模式间还存在适应性问题。此外,秸秆直接还田后,在土壤中分解转化的周期较长,不能作为当季作物的肥源;土壤湿度增大,地温升高,容易为病虫害提供繁衍栖息和越冬场所。

与此相对应的,秸秆的产业化利用量(包括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仅占利用总量的27%左右,其中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量仅占17%左右。产业化应用规模小,利用技术发展缓慢,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低,成为安庆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短板,秸秆资源的商品化水平有限,秸秆经济尚未成型。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前提是将秸秆收集储存起来,秸秆的产生具有季节性,因此收集时间集中且紧迫,但目前安庆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收储运销体系,分散、体积大、密度低、难储藏等是秸秆难以收储运的主要原因,抬高了收集出售成本。

针对这种情况,桐城市建立“农户+个体户经纪人+厂家”模式。在市内每个乡镇、重点村设有个体户经纪人,与农户对接,统一安排提供分离打捆设备和人员去田间作业,开辟绿色通道,由运输公司就近送到收储点进行干燥粉碎粗加工,再由厂家运回工厂进行加工销售。

相关部门专家表示,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之路势不可挡。通过鼓励本地优势企业,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加强科技支撑,建立秸秆收储运销网络,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增强金融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加快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聚合效应和示范效应。

新闻推荐

桐城构建森林防火联防机制

本报讯为将林长制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和毗邻县森林防火联防工作,确保毗邻区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日前,桐城市林业部门与舒城县舒茶镇签订了《桐舒毗邻区森林防火联防协议》。联防协议书中详...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