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玉兰飘香 □王 颖

淮河晨刊 2017-09-11 10:14 大字

中学校园里,有一棵白玉兰,六十多年的树龄,饱含岁月的沧桑,历经岁月的洗礼,它古藤遮天、玉兰飘香。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就像这棵白玉兰,让我依恋,让我感佩。

就读的小学里有一个校刊,文艺栏刊登学生的习作。每次发作文本的时候,如果谁的作文本被批改了红色五角星,就说明谁的作业要被姚老师推荐给校刊发表了,同学们都特别重视这一点。姚老师在班上举办过一次写诗比赛,我写的一首《我喜欢》小诗,被老师拿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的时候,当时特别开心。然后姚老师把我们班优秀的诗作做了一个诗集。

我的青春的最早阶段,是在桐城第二中学度过的。桐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也许因为这里曾是重要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发祥地,这里的老街老巷都弥漫着文艺的清新。

在桐城二中,我待了三年时间。盛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今后三年的语文课堂都有一项课前五分钟的小任务,这个小任务,就是演讲。演讲是按照座位顺序轮流的,演讲的内容是同学们平时读书的摘抄和感想,演讲不许带演讲稿。

说完,她指着最前排的一名同学说,明天就从你开始吧。说完,讲台下的同学叽叽喳喳议论起来,并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

在全班同学面前脱稿演讲,对于平常说话就会脸红的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轮到我演讲的那天,心里痛苦地挣扎着,虽然并不情愿,但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勉强为之。我记得我第一次演讲的内容是在《青年文摘》上摘抄下来的一篇关于态度(attitude)的文章,文章中穿插了几个英文单词,初一的英语教材没有学习attitude。我在英文字典上查了单词后,问了当时读高二的姐姐attitude的读音,确定不会出错。然后一直背稿子,直到将所有内容记的非常牢固,以至于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演讲的全部内容。

此后三年时间,我轮到了六次演讲。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从容,再到现在即使在公众场合演说也应对自如。

现在想来,写作是一种表达,演讲也是一种表达。而且更考验人的知识和智慧。走进大学校园后,我更加明白了盛老师的良苦用心。

中学阶段,学生对老师都有着依恋的情怀,老师给我们安慰和鼓舞,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现在,安静下来,许多老师的影子,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记忆里转动起来。我很想念他们,可是再见面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教师节来临,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

(作者系蚌埠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15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

新闻推荐

桐城法院: 修畅通路心连帮扶村

要想富,先修路。落后的交通阻碍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进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桐城市人民法院的结对帮扶对象吕亭镇石桥村便遇到了这样的难题。8月10日,该院会同桐城市交通局来到该村实地...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