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晚泊“紫沙” 以诗寄情——读方文的两首《泊紫沙洲》诗

铜陵日报 2017-09-05 12:14 大字

□谢业勤

洪源先生是我们铜陵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武汉大学现代文学研究生毕业。编审职称,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他出于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故乡人文历史的重视,从方文卷帙浩繁的《峹山集》中拣出四首写铜陵的诗作,并写了《方文和他的<咏铜陵>诗》一文,对这四首诗作了详实的考证,并精辟地解读。拜读了洪源先生的大作之后,获益匪浅。现就这四首诗中的两首《泊紫沙洲》,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峹山,桐城人,有《峹山集》传世。方文爱好旅游,往返于桐城、金陵之间,途经紫沙洲,先后写下了两首同题诗作《泊紫沙洲》,一为五律,一为七律。五律如下:

“朔风阻前路,

晚泊向孤汀。

月吐江村白,

烟消渔火青。

床头霜气冷,

舵尾浪声停。

借问船中客,

何人寐不醒?”

据洪源先生考证,这首诗作于公元1639年(明崇祯12年)。

首联交代了泊舟的原因,一为阻风,二为天晚,并顺带点明停泊的地点。

颔联写视觉。月亮从东边江上升起来了,村庄笼罩在银白色的月光之中,就连江面上的暮霭也逐渐淡化了,消散了。几点渔家灯火,在迷蒙的月色中闪耀着青荧的光芒。这一联对仗非常工整。“吐”,写月出之状,有一种力度感;“消”,写烟散之态,有一种飘逸感;“白”,写村庄沉浸在溶溶的月光之中的色彩,有一种静谧感;“青”,写渔火的微弱,有一种朦胧感。两个动词刻画了月出、烟消的动态,两个形容词描绘了景物的色彩。可谓写景状物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写出了一种“江天一色净无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澄澈空明、清寒孤寂的意境。

颈联写感觉和听觉。空江夜深,万籁俱寂,寒气逼人。所以尾联很自然地用一个反问句来收结,船中其他的旅客大概也会与自己一样,通宵未眠吧?

这一次晚泊紫沙洲,方文虽然冻得难以入睡,但未睡之前,多少还有些闲情逸致,欣赏了一番月夜景色。而时隔四年后的一次晚泊,情景就大不相同了。请看他为此次停泊而写的七律:

“江畔孤洲曰紫沙,

昔时烟霭百余家。

一从豺虎来池口,

遂使鸡豚尽水涯。

落日穷檐沽薄酒,

寒宵危埂系枯查。

醉余一觉才安枕,

又听军声四面哗。”

据洪源先生考证,这首诗作于癸未(1643)年,即明崇祯16年。那年九月,李自成攻破襄阳,明将左良玉退守武昌,随后发生兵变。左良玉借反马士英、阮大铖为名,率部沿江东下。乱军沿途劫掠,百姓深受其害。诗人此次泊船紫沙洲,正好看到了乱军骚扰地方的情况。他痛心地写道,昔日的紫沙洲,这一片云气缭绕的孤渚,原来有百多户人家,过着宁静的农家生活。现在,乱军从贵池沿江而下,大肆抢掠,“遂使鸡豚尽水涯”。“一从”与“遂使”相呼应,巧妙地构成了流水对,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入木三分地写出了乱军来势之汹汹,为害之惨烈!诗人称乱军为“豺虎”,既写出了他们的残暴,也表示了对他们的憎恨。

诗的后两联继续写道:夕阳西下,诗人登岸沽酒,小店贫穷,村酒味薄。他一边以酒浇愁,一边仍在叹息百姓的生活贫困,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感动。诗的末尾写酒后昏昏沉沉,想安安静静地睡一觉,才躺下,却又听到了乱军的喧哗声,令人惊恐不安。“才”,写时间之短,“又”,写次数之多,深刻地写出了乱军的骚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昔日宁静的江洲,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之中。

方文的这两首诗,一首描绘了昔日晚泊孤洲、夜宿寒江的情景,一首反映了乱军劫掠、民生凋敝的史实。通过这两幅历史的画面,我们看到了江洲原生态的风貌,看到了动乱年代的一页风云,看到了封建社会人民苦难生活的缩影。了解历史,铭记过去,会使我们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更加懂得国泰才能民安的道理,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尽责、尽心、尽力。

新闻推荐

桐城工商登记 步入全程电子化时代

8月18日下午,桐城市首张电子营业执照发放仪式在该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举行,该市第一份电子营业执照颁发给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此举标志着工商注册登记在桐步入全程电子化时代。工商注册...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