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炼成秋石即名丹 ◎潘爱娅

亳州新报 2017-09-05 10:00 大字

小时候,我们家盐罐里总有一块宝贝。这宝贝说贵重却又很平常,贵重是生活里必不可少,平常是家家户户的盐罐里都会有一块它。这就是桐城特产“秋石丹”,民间叫秋石。

夏日,是人体较难受的季节。在以前的农村,高强度的田间劳动,往往会让人身体吃不消。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就有种“心慌气短”的感觉,家里的老人总会适时端上一盅秋石水。喝下这水之后,身体的不适很快就消失了。故此,秋石就成了广大百姓用来当作“定心慌”的良药。

秋石,不仅仅是能“定心慌”,据说还有延年益寿的奇特功效。在强心针和葡萄糖注射液没有发明的年代,人们就是利用它给那些久病之人来延续生命的。我的老家有位老奶奶,病得很久了,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可是她唯一的儿子还在外地,要很多天才能赶回。已经多日没有进食的她,就是靠着秋石水延缓了生命,待到和儿子见了面,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后,才安然去世。正因为秋石有这样神奇的功能,在明代,曾作为延年益寿的良药进入了皇宫,专供皇帝服用。

据《本草纲目》及其他资料记载:秋石的主要药物作用是滋阴降火,祛暑解热,强心安神。它还可以作为肾炎、心脏病患者及孕产妇食用盐的替代品,一直深受人们欢迎。

有如此奇妙药效的秋石,在桐城可谓是历史悠久。清代诗人姚兴泉的“桐城好,致远也非难,蜜浸金丝原是枣,炼成秋石即名丹,只作土仪看。”从这首诗里不难看出,秋石是桐城的土特产之一。然而,现在的桐城年轻人,除了会读这样的诗,却已不知秋石为何物了。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秋石一度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原因是现代医药的发达便利,让人们身体上有点不适时,都是拥往医院去吃药打针,老祖宗遗传下来的“灵丹妙药”被冷落被逐渐遗忘。加上秋石的制作非常繁琐,耗时耗工,民间的一些秋石作坊就自然消失了。

现在,有些有识之士觉得这一传统的,绿色的,有益人们身体健康的“妙药”消失得太可惜,太令人痛心。觉得如果不把秋石的制作技艺及时保护与抢救,那么世界上将会永远没有了秋石的存在。

桐城市的项友根先生,就成了敢担重任的人。他凭着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开始了在当今社会的“炼丹”生涯,并取得了很大成果。现在的桐城秋石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遗产名录。厂长方有根先生也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

在我们小时候常听老年人说,秋石是用童子的尿而制成,总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我们通过实地采访才得知,原来秋石是用海盐为主要原料,加入山泉水和中药材,再采用传统秘方,利用高温炼煅,去杂质,取精华,反复多次,最后成型为秋石丹。顾名思义,古人的炼丹术大概就是如此吧!

中华民族的炼丹术博大精深,曾经享誉天下。随着社会的先进发达,愚昧落后的炼丹术早已被淘汰。能够流传至今的秋石丹,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里,还能够拥有如此鲜活的生命,肯定是有其生存的道理的。

作为古桐城四大特产之一的“桐秋石”,它的产地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孔城镇,是全国唯一一家秋石生产基地。近年来,消声了很久的“秋石”,又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且走向了东南亚,走向了海外。让濒临灭绝的秋石起死回生的方友根先生,无疑是为社会作出了一大贡献。

我手捧着洁白如玉的“秋石丹”,欣赏一番后,忍不住想尝一尝它的味道,我取一洁白小碗,倒了半碗开水,稍凉后,将秋石在碗中摩擦了几下。几下就可以,记得母亲就是这样的搅和秋石水给我“定心慌”的。别离这味道已几十年,现在终于尝到。淡淡的,咸咸的,古味,现代味,对于我来说还有母亲的味道,一齐在我的舌尖打滚。

新闻推荐

选准突破口 精确帮扶策黄甲镇 “帮带”工程帮到户、开富路

为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桐城市黄甲镇深入开展“帮带”贫困户工程,确保2017年村出列、户脱贫目标如期实现。该镇实行“一对一”帮带到户。...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