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齐应精准把脉对症帮扶 为50位贫困户开出扶贫“处方”
□孙传银江舟王虎
8月11日,在桐城市新渡镇永久村中心公路上,该村党总支书记李齐应戴着草帽,骑着一辆电动车,驻足一户低矮平房前,取下车笼头上的公文包,便喊开了,“百花大姐在家吗?和你商量个事。这几天市里人社局、妇联联手,来我村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培训。内容是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操守、家庭保洁、育婴保健护理、面点制作等。你头脑这么活络,年龄也不算大。难道不想学点就业技能?”
“想,我做梦都想!”村民徐百花爽快答应。“那我就帮你报个名,届时你得准时去呀!”“太好了,就照书记说的办……”
一声“就照书记说的办”,透着浓浓的亲切感与信任感,折射出干群关系的融洽。一个公文包、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这是李齐应每日出门的必备行当。走到哪儿带到那儿,与村民聊天,看养殖场……他都用心记录着。
美丽乡村
现年43岁的李齐应,初中毕业便做起塑料制品推销员,走南闯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94年3月,镇上动员李齐应回村工作。他没有犹豫,回村参加村委会选举,以高票当选村民兵营长。如今已是村党总支书记的李齐应,村民们都异口同声地夸赞。
永久村既是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又是省“妇女之家”项目点。近几年,该村修铺了15公里的道路,安装路灯120多盏,560多户村民用上自来水、290户装上有线电视,修筑了一座民生桥,绿化植树100多亩,兴修当家塘5口。
走进永久村,水泥道路整洁宽敞,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田野蜂飞蝶舞……仿佛置身花园当中。该村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民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形成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的习惯。每个村民组都修建了垃圾池,配备了保洁员和环卫设施,已实现生活垃圾“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一体化处理。
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做足“文化”这篇文章,推出“文化墙”,传播尊礼重孝的孔子文化精神。利用该市送戏、送电影下乡和农家书屋阵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部大门前的广场,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踏入宽敞明亮的永久村办公楼,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有序的便民窗口、规范的代办事项一览表……走近公开栏,全村1110户,共4529.3亩土地全部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89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04人,其中已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751人,47名五保户、138名低保户、33户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还有村民普遍关心的禁烧秸秆、殡葬改革内容全面公开。
扶贫“处方”
当前扶贫攻坚工作正在开展,李齐应深有感触地说:“一人百斤担,万人顶座山。”当碰到村民因病致贫,就联系医院来义诊、普及医保政策;当遇到村民缺乏创业就业技术,就举办培训班、邀专家来上课;当看到五保户、低保户条件差,就多次走访、苦思对策……李齐应怀着真情访贫问苦、带着责任结对帮扶。重点开展教育、健康、金融、产业、危房改造、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14个方面的扶贫举措,给贫困户量体裁衣、对症开扶贫“处方”。
65岁的村民魏改平,身患胃癌,与28岁的哑巴儿子相依为命。李齐应介绍魏海涛到一企业学做吹塑工,不仅获得一技之长,而且年收入3万元。他还找人指导魏改平养2头猪,每年至少增收1400元。脱贫后的老魏笑意写在脸上。村民汪淑兰丈夫患癌症,儿子心脏病,医疗费用掏空她的家底,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汪淑兰是养殖高手,李齐应帮汪淑兰养上8头猪,每年每头猪政府给补助600元。
抓重点、克难点、保节点、显亮点,确保实惠落到贫困户。李齐应敲起了“金算盘”,在永久村搭建产业扶贫平台,让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如今,永久村建起苗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杨等,带动贫困户发展。65岁的贫困户雷国安老实巴交,老伴残疾,弟弟智障,李齐应介绍雷国安给农场做长期工人,让他干种田的老本行。去年雷国安种地加上田租、小额货款入股分红、产业家禽扶贫等,一年收入2万元,已顺利脱贫。
李齐应开出的扶贫“处方”十分灵验,贫困户闻悉纷纷拔掉“输血针管”,找李齐应也给自己开“处方”,主动投入乡村“创客”行列,用行动点燃脱贫之火。
目前,李齐应给50位精准扶贫户开出“处方”,已有32户成功脱贫,小康生活在不远处招手。还有18户及新增因病致贫2户,有望年内全部脱贫。
新闻推荐
自2015年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桐城市结合实际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力促电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帮助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