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道路路通 医疗条件强保障

太湖周刊 2021-02-05 08:20 大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十三五”期间,太湖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整合优化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早上一起来,家住小池镇白庙村的石成义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来到离家只有十来分钟的小池镇白庙村卫生室。问诊、开药,整个诊疗过程,石成义没有花多少钱。这得益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覆盖,如今每个村卫生室都可以直接报销,这让石成义和村民们看病吃药没有了负担,“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已经写进了历史。石成义告诉记者,卫生室还开展特色中医诊疗,现在生病不发愁,到卫生室找村医,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村民石成义说:“我们到村里来看病非常方便,头痛感冒就到卫生室来看,而且还能报销,药品种类齐全,医生服务态度非常好,我们非常满意。”

在为石成义诊治后,村医占楷文就开始收拾药箱,准备入户为村民检查身体,普及健康知识。作为一名家庭签约医生,占楷文与村民朝夕相处,感情日渐深厚,就像是一家人。村民杨华患高血压已经3年了,上一次在镇卫生院体检,他的血脂有所升高,今天占楷文上门问诊,了解了杨华的病情后,为他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并详细讲解了药物使用的剂量。

“占医生每个星期来给我体检三、四回,比较关心,我们也非常感谢他,夜上就夜上白天就白天风雨无阻。”村民杨华说。

工作越来越细致,服务越来越周到,村卫生室作用越来越重要,说起这五年的变化,从医34年的占楷文眼中满是欢喜。

占楷文说:“这几年,我们村卫生室的变化很大,就诊环境得到了提升,县镇两级给我们配了中药柜和心电图一体机,又给我们买了养老保险,工资也有保障,心里就有一股热火劲,越干越踏实。”

“十三五”期间,太湖县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看得上病,村卫生室成为村民健康的“守护者”,乡镇卫生院为群众健康再“加码”。徐桥镇西平村村民唐桃娥的母亲每到秋冬季节容易感冒,并伴有心衰等危险症状,只能住院静养,往年秋冬他都是在城里的医院陪母亲度过,往来交通费用高、顾不了家,让他倍感压力。2018年太湖县医疗惠民实事工程之一的县第二人民医院徐桥镇卫生院正式建成投运,新添DR、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8名,诊疗水平明显提升,这让唐桃娥的烦恼一扫而空,在家门口医院就可陪护母亲住院,不仅减轻了经济压力,也有时间忙忙家里的事。

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翟结兵说:“以前是基础薄,底子差,资金困难。近几年有了一些起色,实现了“三大跨越”--2018年通过一级医院复审;2019年通过优质基层服务行活动达到“推荐标准”;2020年在安庆市率先通过二级综合医院创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取得长足发展,年门诊人次由以前的不足5000人,上升为近6万人;年住院病人由不足50人,上升到现在近2000人次;年收入不足100万上升到现在超过千万元;特别是,已经停诊多年的外科、产科已经逐步恢复,同时,还增加了CT室、胃镜室、血透室、腔镜室、口腔科等等,极大的扩展了诊疗服务。”

“十三五”期间,太湖县着力构建就近就医、首诊基层,急慢分治,逐级转诊的分级诊疗格局,太湖县妇幼保健院是集妇幼保健、妇科临床、儿科临床、孕前优生、健康促进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公立医疗保健机构,十三五期间,业务用房增加至13000多平方米,新增新生儿科、儿童视功能检查、产妇产后康复、产妇无痛分娩、儿童早教等业务,医疗设备增加至200多台套,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0多人,年就诊人数15万人以上,2018年投资新建的住院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新增床位100余张。今年顺利通过省级二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成为守护全区妇女儿童健康的主阵地。

患者家属李勤说:“我们在这里住院已经第3天了,这里的医疗环境都非常好,从医生到护士专业素养都非常的强,尤其是一些护士对我们特别的关心,服务都非常的好,正好也是在我们家门口,所以在这里住院我们非常的放心。”

十三五期间太湖县累计投资6.1亿元,完成县医院整体搬迁建设;投资6000万元整体搬迁徐桥镇中心卫生院;投资5000万元新建县医院弥陀分院;投资300万元扩建了小池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投资2000万元新建中医院城西分院和刘畈分院;投资1850万元建设了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投资2218万元新建村卫生室91所,改扩建村卫生室36所,修缮村卫生室33所,为全县174个村卫生室购置了必须的医疗设备。新建业用房16万平方米,乡镇卫生院新建率达到95%,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92%。投资2500万元配备医疗设备80余台件,8个乡镇卫生院购置了DR,3个乡镇卫生院购置了CT,15个乡镇卫生院彩超、CR实施全覆盖。

县政协副主席、卫建委主任王锋说:“‘十三五’期间,太湖县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持续加大卫生项目建设力度,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及医疗保障机构整体搬迁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项目,目前主体均已完成。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第二人民医院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另一个医疗次中心县人民医院弥陀分院整体迁建项目已于8月份动工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健康脱贫任务。二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2019年获省政府奖励;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被纳入国家和省级试点县;县妇幼院被列为国家级妇幼保健机构机制体制改革试点。医改世行贷款项目在国家和省考核评估中均获好评。三是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一批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率先在全市建成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和远程会诊系统;县医院被列为全省50家县级服务能力提升县;妇幼保健院和徐桥镇中心卫生院分别创建为,全市首家县级二级保健院和乡镇二级综合医院。四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改善服务方式。实现了智医助理系统基层全覆盖,推广居民电子健康卡发放使用,构建家庭医生智慧服务信息平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工作全面推开。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通过部门联动,利用校园招聘,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实施‘三支一扶’项目和编制周转池等途径引进人才;建立‘下派上挂’工作模式,培养基层卫生管理人员。‘十四五’期间,积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科学规划健康太湖建设。一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完成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和医保机构的搬迁任务,建设好卫生健康中心;完成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整体搬迁任务;完成弥陀分院建设和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完成城西乡卫生院和刘畈乡卫生院整体迁建项目,争取完成百里、牛镇、寺前、天华和汤泉等乡镇卫生院整体搬迁或改扩建项目。二要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探索实施疾控机构‘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优化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促进分工协作、上下联动。三要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公立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县人民医院要争创三甲综合医院,县中医院要争创三级甲等中医院。四要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卫生健康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建设,推进\‘智医助理’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五要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路径要求,实行紧密型县城医共体统一管理,实行人财物等统一管理,促进医防融合,争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先进县,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太湖模式’。六要发展中医药事业和老龄健康事业。不断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科、中医馆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立和完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养结合能力和水平。”

如今,群众看病由往上级医院跑找专家,向先找本地家庭医生、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转变,医疗卫生发展成果惠及全人民,一幅全民健康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融媒记者苏勇)

新闻推荐

搬离山间旧居闯出致富新路

詹绪旺曾是太湖县刘畈乡马畈村永丰组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之下,原本久住土...

太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