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年味零食 如今“天天见” 手工花生糖勾起市民甜蜜回忆

安徽商报 2019-09-09 01:34 大字

对很多70后、80后来说,童年时一根冰棍、一块花生糖、一分钱就是无限幸福。“那时经济条件差,父母没钱给我们买零食,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大快朵颐。”出生于安庆太湖县,目前已在合肥成家的玉珠回忆说,家乡自制花生糖是她儿时最难忘的零食。过年时,家里会制作花生糖和麦芽糖,不仅可给孩子解馋,也是过年招待客人的必备。如今,对于90后等而言,种类繁多的零食可谓“满天飞”,市场可供选择的零食种类也是极大丰富。不过对很多人来说,花生糖等还是值得怀念的儿时味道。

花生糖是儿时招牌零食

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儿时除了一日三餐,并没有种类繁多的零食。而花生糖,也是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充分享受的零食之一。今年35岁的玉珠回忆说,“小时候我喜欢吃花生,也喜欢吃糖。”由于家里有自产的花生,她母亲就会做花生糖给她解馋。“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红糖或糖果,妈妈做的花生糖成了最好的零食,至今都难以忘怀。”每年年关,家里都会做花生糖,当然家长也会带着孩子逛集市,其中的板栗、蜜枣等零食也让人垂涎三尺。

玉珠表示,小时候零食没有现在精致,但贵在全部都是真实材料制作,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添加剂。如今,玉珠早已在合肥成家立业,有了两个可爱的宝宝,每隔一段时间,她仍会去家门口一家干货店选购花生糖。“现在生活水平好了,随时随地都可买到心仪的零食。但是手工花生糖载满儿时记忆,至今难忘。”

几十年来零食不断增加

由姚久林经营的“江南炒货店”位于合肥市蒙城北路与沿河路交口,如今已营业30年。“那时蒙城路桥还没有修建,马路刚刚变为柏油路。”姚久林说,上世纪90年代,他的炒货铺只有6㎡,每月房租近300元,主要售卖花生糖、麦芽糖、瓜子和板栗等零食。谈起花生糖的制作,姚久林介绍说,首先把山芋、麦芽煮熟,混在一起搅拌再用滤网滤汁,最终制成糖稀。再把花生放在锅里翻炒,并把糖稀混入花生米一起翻炒,冷却后抹平、切块,好吃的花生糖就可以出锅啦。

最初,姚久林售卖的花生糖为5元一斤,高峰期时一天可卖出20多斤。如今,前来光顾炒货店的基本都是老顾客。“大家认为这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非常的香甜好吃,而且自己做的没有添加剂,卫生又健康。”姚久林说,现如今,除了花生糖、麦芽糖、瓜子、花生、板栗、炒米等传统零食外,为了丰富炒货店的食品供应种类,都推出了小吃品牌,琳琅满目的美味让人应接不暇。为了丰富炒货店的食品供应种类,姚久林家也推出了一些新品,可以让大家尝试不同口味的零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文/摄

◎讲述者:

合肥市民玉珠

◎时间跨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

◎感慨:

现在生活水平好了,随时随地都可买到心仪的零食。但是手工花生糖载满儿时记忆,

至今难忘。

新闻推荐

太湖县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认证进行培训

为推进太湖县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发展有机产业的服务能力,强化企业有机生产意识,提升太湖县有机...

太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