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边陲乡镇富兴记本报记者毕璀

安庆日报 2018-10-10 09:42 大字

太湖县北中镇地处皖鄂两省,太湖、岳西、英山、蕲春四县交界之处,曾因地理位置偏远一度被视为“遗忘的角落”。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普及,以及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量级工程的实施,曾备受冷落的北中镇开始跃居为绿色、生态、原始、美丽等都市品质追求的新宠。

10月1日正值国庆小长假第一天下午,北中镇望天长街上早已人群沸腾,各种私家小轿车挤满了两边的停车位,街上的各种店铺也都人头攒动。

在浙江温州做生意的赵福伟夫妇刚到家,便马不停蹄地带着孩子来逛马嘶街。“现在路通到家门口,早上开车从温州出发的,走岳武高速从杨柳下,中午就到了,在外创业快20年,真没想到有一天突然离家这么近了!”赵福伟口若悬河地跟记者介绍着他的过往,惊叹着家乡发展之快,“以前在外创业初期,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路太远了,要转车四五趟,经常两天到不了家,索性就懒得回来了,逢年过节也就一个电话问候一下,现在呢,想回来就回来,简直是两个世界有木有?”

高速路通了,也让长年跑望天——太湖线(太北线)的望天面包车司机吴小白尤为欢喜,今年7月份,他正式开通了北中——安庆线乘车业务,成为第一个将面包车开到市区的跑车司机。

“我们镇有好多人在安庆市区工作住家,加上高铁开通,逢年过节还有不少人需要去安庆乘坐高铁,以前没办法,太北线太远耗时太长,只能开车到太湖,现在从望天到安庆走高速只需三个小时不到,何乐而不为?”吴小白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信息发达,开通业务后被老乡三传四传,才三四个月的时间,约车的人就已络绎不绝。”与他同样瞄准商机的,还有人直接开通了望天——合肥线的承运业务。

除了高速通车之外,村村通、组组通的全面覆盖更让山区老百姓尝尽了甜头。记者获悉,北中镇内投资近1亿元的055、056县道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抓紧实施,且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村级道路35.6公里,拓宽道路7.6公里,出省、出乡、连村连组的“快速通道”全部被打通,山区群众彻底摆脱出行难题。

路通,产业兴。

“毕老板,你家猪肉确实好吃,这才是真宗的土猪肉,这次再给我剁个四五百块钱的,我带到杭州去,也让我那边的朋友们尝尝。”在江河村毕怀荣家庭院内,从杭州创业回来的张立华正挤在二十几个村民的包围圈内极力“抢”猪肉。不到半个小时,屠板上的猪肉便被一扫而空。

老板毕怀荣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养猪户,年出栏猪虽只有两百余头,但擅长以玉米、萝卜、米糠等原始食材喂食,肉质鲜美,深受村民喜欢。“我们山区别的没有,山水绝对是好东西,我的目标就是要养口味不一样的猪,让它们喝泉水,吃杂粮,跑山林,最终打出我们江河村特色猪的品牌。”毕怀荣自信满满地说。

与老毕有同样意念的还有不少村民,他们讲究以土法养鸡鸭鹅、养牛羊等家禽家畜,甚至是在山林间种植茶叶、葛根、石斛、香榧等绿色农产品。今年5月初,北中镇还开创性地举办了一场颇具乡村特色的农产品展销订货会。由当地村民亲手采摘晾晒的山薯粉、干豆角、梅干菜、野竹笋、、野苦菜、土鸡蛋、土猪肉、黄牛肉等近30个品种5000余斤农产品借助扶贫快车道远销他乡。

记者从当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中镇共有各类家庭规模养殖场25家,其中,黄牛存栏2000余头,猪存栏27000余头,鸡存栏近50000羽。

“这两年发展最快的就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茶叶。我们不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在矮山坡、低产田上做文章,大力集中连片发展茶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北中镇农技站站长张承品向记者介绍说,马嘶村以永康茶叶公司为龙头,带动茶叶初制加工厂20余家合伙抱团创市场,引导当地6000多位茶农发展夏秋茶,茶园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贫困户就近就业、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三村村、罗山村积极发展安吉白茶、黄茶1000余亩,改良茶叶新品种,产品质量也得以进一步提高。

截至目前,北中镇茶叶种植面积新增到3万亩,茶叶专业合作社达到13家,茶叶加工厂达到48家;加工各类名优茶、绿茶产量达到7800吨,年产值2.65亿元。望天村还被命名为全国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

“路通,百事通,百川汇海,万木成林。如今,农村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咱在外地奔波的人回乡也都有了盼头。”张立华说。

新闻推荐

弥陀敬老院五保老人温暖过中秋

9月23日,太湖县弥陀镇党委、政府组织民政、妇联、团委及青年志愿者机构来到该镇敬老院,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两节关...

太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