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黄山杯争创鲁班奖——太湖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侧记

太湖周刊 2018-07-31 09:53 大字

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连日来,太湖的天气说热就热了起来,熙湖大地、长河两岸逐渐进入“高烤模式”,却挡不住勤劳敬业的劳动者们的脚步,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劳动的身影,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

本版策划、组稿、摄影:刘辉陈振伟

工程建设助力“加速度”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健康太湖”建设,“医联体”、“医共体”成效明显,“351”、“180”“1579”健康脱贫工程深入实施,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而备受全县人民关注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不仅是全县民生工程建设中的一件大好事、一件大喜事,更是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现如今工程进展到底如何呢?记者带你去现场看一看。

7月16日下午3时许,记者手机天气软件上依然显示气温为摄氏35度。

当记者来到位于皖西南大道南侧、骑龙路以东、普贤路以北交汇处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工地采访时,只见工地上机声隆隆,几台不同型号的塔吊和20多台挖机、搅拌机、切断机、绞丝机在紧张不停地工作,20多台运输车辆穿梭来往,不时卷起一阵尘烟,迅即被随后而至的洒水车浇息。

走进南通六建项目部,首先映入眼帘的两幅县医院整体效果图,让人耳目一新,那精致而大气的设计,无处不散发着现代化建筑的气息,记者有理由相信,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标志性工程,而且将成为我县城市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来自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太湖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范燕峰介绍,项目建设工期为875天,从2018年6月8日正式建设开始,预计到2020年10月份竣工交付使用。说起工程进展,范燕峰如数家珍:占地面积达3150平方、高达14层66.2米的住院楼正在浇筑筏板基础,大体量混凝土已完成6000立方;占地面积5000平方的4层医技楼已经完成筏板基础50%的浇筑,达1500立方;占地面积4000平方的4层门诊楼正在开在挖土方,浇筑垫层,预计到本月20日全部完成土方工程;位于东南角、建筑面积2950平方的3层行政科研楼已建了2层;位于西南角、占地面积达3200平方的感染楼正在做一层的梁柱,20日左右浇注第一层;位于西北角、占地2700平方的三层生活楼预计8月份挖地基;占地面积650平方的质监站、门卫等附属设施建设计划9月份开挖。

范燕峰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基建项目总投资3.24亿元土建工程,目前已经完成9000多万元,将确保2019年1月20日之前完成住院楼、医技楼、门诊楼、行政科研楼、感染楼、生活楼、附属设施主体工程的60%,达2亿多元。”

挂图作战同奏“协作曲”

范燕峰介绍说,工程进展这么顺利,关键还得益于县重点办、县卫计委与项目承建方建立了高效顺畅的协作机制。

“为了确保项目进度,县重点办建立了周报制度,进行进度动态监管,根据项目合同要求和承建方施工计划,挂图作战、按单销号,把2亿元量化到每一天。与项目承建方、卫计委、项目地代表一周一次协调会,发现问题,即时协调。”随行采访的县重点办陈伯仲对记者说。“该项目自去年12月15日动工以来,由县卫计委组织实施,完成了‘六通一平\’等基础工程。在南通六建承建基建项目前,为了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各种手续时,公司没有操一份心,都是由重点办负责人亲自牵头,落实到每一件细小的环节上,及时与城管、住建、规划、环保、供电、通讯、自来水等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对接,加强协调沟通,为临建设施顺利建设,确保外围施工环境,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范燕峰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尽锐出战誓夺“鲁班奖”

“县里为我们营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必须尽锐出战,向太湖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范燕峰坦言道。

为了能够按期保质地建设一座高标准的县人民医院,项目部接到承建任务后,迅速从总公司“班组库”里优中选优,联系选择了诚信度高、技术水平强的木工、瓦工、钢筋工、水电工“四大班组”,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富有战斗力的施工与管理队伍,并成立创优领导小组和突击队。公司上下撸起袖子,倒排工期,紧锣密鼓开挖基础土方12万方。完全按照省级文明工地建设要求,盖临建设施,铺临时道路,搭临时围挡。

在项目部会议室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一条“确保黄山杯,争创鲁班奖”的宣传语格外引人注目。范燕峰说:“这是总公司对我们项目确立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总公司和项目部都制定了创优计划。前不久,由总工带队,质量部、安全部、创优部、 BIM技术部都来现场指导,竭力为争创“鲁班奖”打底,营造了浓厚的争创氛围。

如果说,重视细节是打造精品工程的关键,那么,重视安全则是追求建筑质量的保障。

记者看到,在公司员工宿舍区门口,有一排醒目的设施,标示有安全帽撞击、安全带使用、栏杆推到、钢丝绳、消防、现场急救、综合用电、砌体抹灰样板、干挂幕墙样板、屋面样板等字样。

“这是公司投入数十万元,建设的安全和质量体验区,‘黄山杯\’‘鲁班奖\’的梦想就从这里起飞。”范燕峰说。

“在班前讲评台等安全体验演示区,每天上班之前,项目部都要组织施工班组进行列队点名问好、安全宣誓、安全操作规程朗诵或背诵等‘七步法\’班前安全活动。”

在采访中,记者所到之处,都能看到“精心保护环境,坚持文明施工,构建和谐社会”、“强化安全意识,树立质量理念”等各种安全警示标语和标识。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地配备了3名专职安全员,每天现场巡查。投入1200万元,建起了卸料平台、安全网、安全围挡和‘四边五临口\’的定型钢柱,目前,所有施工棚、钢筋棚全部用的是型钢。”范燕峰如数家珍地说。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点滴入微的潜移默化,才使得安全和质量意识被时刻根植入所有员工的心头。

“为了在高温季节既要确保工程进度,又要确保施工人员的生活安全。公司在所有施工人员的40间宿舍均安装了空调,保证工人在休息好的前提下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施工。同时,还发放了毛巾、风油精、香皂、十滴水等防暑降温用品,每天供应绿豆汤、保证桶装水,搞好后勤,按时供餐。而且,根据工种要求,从早晨5点到10点,下午3点至7点,实行错峰施工。”范燕峰告诉记者。

在医技楼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来自新仓镇鸣山村、现年50岁的王金云和来自小池镇海会村的吴盛楼,他们头戴“南通六建”字样的红色安全帽,正在烈日下捆扎钢筋。巧合的是,两人都是外出务工多年,慕名回乡来到这里打工不久。

“每天两百多一点,工资虽然比外面少一些,但是离家比较近,每天早出晚归,能够照顾家庭,况且大公司防暑安全等各种保障也做得好,大家信得过。”两人不禁道出了共同的心声。

夕阳西下,微风吹过。一抹斜阳映衬在他们黝黑发亮的脸庞,格外耀眼,还有那不停滚落的汗珠、湿透的衣衫,无不见证着广大的劳动者,正挥汗如雨,战高温、冒酷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这座城市添砖加瓦,描绘了一道道最美的城市风景。

新闻推荐

太湖红星村多元化产业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星报讯“我通过小额贷款加入猕猴桃合作社,每年可分红3000多元,在种植地务工每天又可以得到100元。外加土地流转、光伏发电...

太湖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