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客:说说咱村新变化

安庆日报 2018-02-23 09:01 大字

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变成了加长加宽的水泥路,极易引发火灾的昔日芭茅山变成了连绵的竹林和果林,垃圾乱倒、河堤失修的臭水河重新恢复生机,半数以上村民靠外出务工谋生的村庄变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在太湖县北中镇,因为年节返乡的村民个个惊叹于眼前农村发生的大变化。记者随访村民中,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在外创业的企业家,还有常年在外打拼的“资深”农民工。无一例外,他们都欣喜于家乡的发展,也开始留恋这个昔日特别想走出去的村庄。

张晗是安徽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他的家在太湖县北中镇莲花村一个偏远的山坳村落。走出祖祖辈辈扎根的大山不容易,对他来说,最难的不是那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而是那条坑坑洼洼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的山路。

“小学在其它村,要走个把小时,初中在要走两三个小时山路的镇里,我们当时知道的最好的高中在县城,要坐4个多小时的山路。上了大学,回家一次要转三次车,到了县城还要赶一天才发一班的面包车,四五个人的座位常常要挤十几个人。”想起回家的那条路,张晗感慨颇多,“过去,村里通往外界的路全是泥土路、弹坑路、没有防护栏,坡度大,急转弯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县城好像永远是别人家的,太远,一年到头也去不了一次!”

而如今,村里的道路已经大改观。五六米宽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防护栏全部到位,道路到户都是双车道,坡度和转弯半径都是国标之上。急转弯减少了,加了环绕镜,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最让我惊叹不已的是,小时候走亲访友经过的那些山间小路,如今都开始修水泥路了。”说起现在的变化,张晗赞不绝口,“最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开始建设,两年后应该会圆满完工,单行一趟只需要40分钟,去县城那是说走就走,回家的路越来越短啦!”

“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前一到过年祭祖烧香的时候,总是大火小火灾情不断,连接几大村的连绵山脉烧得叫人心痛。现在,那些芭茅山都变成了一整片绿成荫的竹林,成为穿山公路沿途最美的风景线。”家住江河村的返乡村民毕伟说道,“就连家门口这条母亲河(望天河)也开始慢慢变好了。”

毕伟介绍说,曾经,因为人群的急剧增加,加上村民们的乱堆乱倒,望天河两岸都是发臭发黑的垃圾,水源几近枯竭。如今,河两岸村屋房舍门前都统一配备了垃圾箱,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垃圾池,每隔两天就有环卫工人负责处理垃圾。“没有垃圾入河,加上村里环卫工人定期清理,河道确实比以前干净多了,希望母亲河能够再次焕发生机!”毕伟说。

在舟山渔场做了十几年船工的返乡村民吴礼刚决定今年不再出门了,转而在家发展种养殖。“现在国家政策多好,尤其对农村、农民的重视,贫困户越来越少,农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鼓励发展养殖、种植,农业、林业产业化发展都有新气象。尤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更让我们看到了政策的‘春天\’。”吴礼刚介绍说,仅去年一年,他所在的望天村还有隔壁几个村,都有不少人返乡创业,成了养猪、养牛、养羊、养土鸡大户,还有种药材的,个个红红火火。吴礼刚说,他正在和村里几个想做事的村民谋划,确定好发展项目之后就留在村里不走了。

“现在的农村宛如小城镇啊,付款也能扫二维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网络,大街上随意都能搜到wifi,越来越多的人说普通话,可潮着呢!”家住望天街的返乡客吴叶,对存在几十年的老街出现的新面貌、新变化大为惊叹,“就连大街上的灯箱广告也越来越多,刷墙广告往年都是什么陈克明面条,现在跟城里似的,广告打的都是邀你过生日订蛋糕、过年订年夜饭,还有农村各种土特产专卖。”

在记者随访的返乡客中,还有不少人认为,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健全,文化广场、图书室等娱乐场所越来越多,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以前,农村过年文化娱乐项目少,除了看春晚,就是走亲访友、喝酒搓麻将,没啥意思。”从上海回来的务工农民张成干说,“现在大家都想放松身心,相约ktv,相约爬山、跳跳广场舞、看看村晚、组织灯会什么的。除此之外,还有镇文化站、县文化部门送戏下乡,返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新闻推荐

太湖新型职业农民 达1439人

近日,太湖县公示了第四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名单,共385人上榜。该县持证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439人。据了解,该县自2014年以来,利用民生工程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560人,其中水稻专业750人、养鸡250人、...

太湖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太湖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