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秸秆变身花盆——万秀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见闻

太湖周刊 2017-11-03 12:32 大字

“这个大棚有5亩多,全部种的是七彩圣女果,一年可挂果两季,一季能产圣女果40多吨。”金秋时节,在位于小池镇枫铺村的万秀园内,各种苗木生机盎然。种有七彩圣女果的大棚内,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枝蔓顺绳而上,枝头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鲜嫩欲滴的圣女果。过不了多久,等圣女果成熟了,变成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紫的,这里又是一幅别样的、色彩鲜明的田园风光。安徽万秀园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詹长生说,“这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口感好,品质佳。育苗用的是我们自己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混合料研发的轻基质容器,肥料也是用粪便、秸秆发酵而成的有机肥。现在基地里的苗木都是用这个,长势非常好。”

“用秸秆做花盆,畜禽粪便做有机肥。这几年,我们依托省农科院和林科院的技术,追崇有机环保,攻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获得‘农林废弃物进行油茶及花卉苗木轻基质配方\’的研制等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詹长生介绍道。

“一开始,也是一种尝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说土一点,就是想怎么样让农作物长得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想到家里种庄稼用猪粪、鸡粪。何不从这方面去尝试呢?”该公司工业部负责人陈振兴说起资源化利用的初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据介绍,该公司已“友好环境、基质育苗、沃土肥田”为宗旨,自2011年开始,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致力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生产开发,已建成发酵车间5000平方米、发酵场大棚4000平方米、原料处理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建起了实验室,并根据我地春季雨水多的特点,设计搭建有塑料顶棚的晒场3000平方米,购建改良改装大型旋转式粉碎机1台,建设生产轻基质网袋育苗容器生产线16条,添置中型锤式粉碎机1台、中型链式粉碎机1台、铲车3台、输送机5套及相关粉碎设备、检测设备。目前,试验楼正在建设中。该公司年产轻基质无纺布育苗容器达2亿个、有机育苗基质肥达2万吨。

据悉,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重量轻、保水保肥性强、有机质含量高等优势,育苗容器移栽方便、自动降解,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已远销省内外25个省、市、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中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詹长生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太湖县被列为全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下一步,我们将抓住这些机遇,在农业废弃物综合高效利用的研究上加大投入,加快步伐,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改良智能化和信息化生产流程,开发新产品,在解决农业废弃物污染和使农业增效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叶玲玲)

新闻推荐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惠民——安徽万秀园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詹长生谈绿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美丽中国。万秀园是太湖县最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绿化苗木品种达20多个,产值过亿...

太湖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太湖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