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是一种情怀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10-22 11:18 大字

安庆 孙春旺

“九姑”两个字,听起来像是对人的一种亲切称呼,但在宿松县,它是一个地理名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凝聚着人们的家乡情怀。

从行政区划沿革上看,“九姑”的发展历史只有79年,但早在清代就诞生了这个地名。

1940年之前,在全县行政区划中,还没有“九姑”这个名字,直到民国政府将联保制改为区镇乡保甲制之后,才在当地行政区划的版图上出现“九姑区”名字。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继续保留了九姑区行政建制。

1992年3月,全县落实“撤区并乡”政策,九姑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以前由九姑区管辖的4个乡,撤并成九姑、千岭两个乡。而关于“九姑”地名的来历,在宿松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清朝雍正年间,在今九姑乡一个叫杨茂岭的地方,有位姓余的老人,一共生育了十个儿女,排行第九的是个女儿,人称“九姑娘”。九姑娘身体瘦弱,说是“红砂日”出生的。古时,人们迷信这个日子出生之女不吉。为此,九姑娘的父母非常忧虑,总想给她谋个生计。于是,在一座山岭的路边,搭建茶棚卖茶。九姑娘心肠好,不管是穷人、富人上门喝茶,都一样对待,生意十分红火。据说,后来九姑区茶馆之多,喝茶之盛都跟九姑娘有关。一日,九姑娘去洲地走亲,返程路经千岭时,突发急病而亡,当地居民找一空地将其安葬。当地居民捐资募款,在九姑娘墓地建庙,名为“九姑庙”。九姑娘被称之为 “九姑娘娘”。此后,九姑岭因“九姑娘娘”而得名,而“九姑区”又取自九姑岭之名。

九姑,是文化之乡,有杜溪古桥、石良墓及御碑亭。

杜溪古桥,坐落在九姑乡杜溪村境内杜溪河上,是座石拱桥。据1921年版《宿松县志》记载,该桥始建于明朝弘治己未年(1499年),清朝康熙壬戌年,宿松知县朱卷重建,由700余块方形条石铺砌而成,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洪水冲击,仍然屹立在杜溪河上。有着“田园宰相”之称的石良,九姑乡杜溪村人。元末农民起义,他率兵赴九江归顺朱元璋,被授为统兵元帅,镇守宿松。洪武十八年,告退回乡,被明太祖封赏建造宰相府,后建造了一座一进九重的官厅,“石宰相屋”的名称由此而生。至今,这里的人们仍把石良当年居住的村庄叫 “石宰相屋”。

九姑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东临一望无际的大官湖,西倚俊俏挺拔的凿山,是闻名该县的生态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凭借大官湖优质的渔业资源,以及凿山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朴实、勤劳的九姑乡人民,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迈着坚定的步伐,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一路高歌、一路奋进。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姑乡沿湖村庄,几乎家家都有小木船,家家都以捕鱼为生;渔业发展比较好的家庭,经常驾着帆船沿湖而上,去百里之遥的龙鱤湖捕鱼。而居住在凿山一带的居民,则大力发展采石业。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开设在凿山脚下公路两边的石料加工厂最多时发展到100多家,从早到晚,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

从九姑区到九姑公社,再到九姑乡,“九姑”紧跟着新中国的发展脚步而成长。 70多年来,不管管辖的区域怎么改变,但始终改变不了它引领广大干群拥抱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而今的九姑乡,处处洋溢着新时代的发展气息。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公共服务配套日益完善,到处都是清一色的楼房,不少村民还在县城或外地买了房子。

回首过去,曾为全县“八区”之一的九姑区,已撤销 17年了,而坐落在千岭乡境内的九姑粮站、九姑供销社、九姑邮政局等单位仍旧保留着当年的名称。这是对历史最好的一种记录。

国庆前夕,跟朋友在外地旅游时,遇见一位老乡,他问我家在宿松哪里,当说出家在九姑乡时,他用一种非常自豪的语气对我说:“我也是九姑人!”过了一会儿,他又补充说:“以前我住的地方归九姑区管,现在划归千岭乡了。 ”

老乡还说,像他一样,长期在外地创业的九姑人,不管离家多远,心里都时刻装着家乡,家乡永远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从老乡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九姑”的一种无法忘却、无法割舍的情怀,“九姑”是他的根,是他永远的乡愁。可以说,在他心中,“九姑”这个名字已超出行政区划的概念范畴了,它俨然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斩不断、割不掉。

新闻推荐

宿松行开展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

本报讯10月14日,宿松农商银行启动了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工作。此举旨在详细了解居民家庭资产负债信息,准确把握城镇居...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