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红利”惠民 本报通讯员 汪俊伟

安庆日报 2019-04-03 09:44 大字

“政府把工作送到家,让我不用离乡外出打工,就能拿到固定工资,还能兼顾照料家人,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日前,宿松县洲头乡坝头村陈金红聊起被聘为生态护林员的事,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2017年他顺利脱贫了,2019年初被乡里聘为生态护林员,这为他的脱贫不返贫再加上了一道“保险杠”。

和陈金红一样,乘着生态扶贫的东风,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实现了山场上就业、家门口增收的贫困户,在宿松县洲头乡共有10户。

该乡下夹村利民组的周远凤也是其中之一,她家中有5口人,丈夫2016年患白血病,3个孩子在校读书。聊起2019年拟脱贫周远凤说:“家中享受了教育、健康、产业和小额信贷等多项扶贫政策,还吃了低保。再加上当了生态护林员,每个月又增加了500元钱的收入,脱贫应该不成问题了。”

“我们乡始终坚持生态与发展共进,将生态建设寓于脱贫攻坚之中。”洲头乡林业站站长吴萍说。

2018年,洲头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全面加强绿色植被日常维护,完成春季植树造林400亩,完成人工新造林490亩。各村村级林长制工作方案全部出台,全乡共设立24名乡村两级林长,217名村级分林长,实现了全年森林火灾发生率零目标。

洲头乡走“扶贫”牵手“生态”之路,是宿松县推进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的一个缩影。

宿松县2018年进一步强化生态脱贫工作措施,以生态护林员建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等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脱贫各项工作。

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该县2018年生态脱贫的生动影像:选聘726名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完成封山育林1.7万亩;完成生态护林员培训1088人次,占任务的119.3%;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户数38户,占任务的126.7%……

该县2018年还在林业产业扶贫上进一步发力,完成林业特色产业达标村15个、“一村一品”村4个;全县林业特色产业达标户2612户,达标户种植面积9435亩;建设林业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4个;利用县域结对扶贫资金500万元扶持建设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2个。

生态扶贫是在一个战场进行的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两场战役,是“双赢”之策。自2014年以来,宿松县全力推进生态保护脱贫,因地制宜把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扶贫路径。

该县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芭茅山改造,开展营林造林和四项创建工作。五年累计新造林13.4万亩(贫困村约5.8万亩)、长防林封山育林3.5万亩、现有林培育3.6万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4万亩;建设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村庄40个。

为确保生态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脱贫效果和惠民成果,该县大力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累计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1464人次,年人均补助6756元。同时,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累计发放贫困户生态效益补偿金470余万元。

新闻推荐

宿松全面防控春季钉螺

春雨暖阳万物苏,正是钉螺欲动时。当前,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纷纷钻出土层活动、繁衍,是开展钉螺防控的大好时机。为扎...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