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村 如今大变样

安庆日报 2019-02-12 09:42 大字

一个个蔬菜大棚内绿意浓浓,大蒜、辣椒长势喜人……“棚内蔬菜春节前可以提前上市了,相信能卖上好价钱!”宿松县隘口乡小圩村党总支书记朱江明乐呵呵地说。

蔬菜大棚是小圩村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中的重要板块之一。“村里依托村级宿松县兴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300亩土地,实施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目前,除大棚蔬菜外,种植蓝莓30亩、葡萄25亩、油桃近30亩、莲藕约30亩,剩余面积全栽上了樱花、桂花、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朱江明说。

隘口乡小圩村是宿松县70个贫困村之一。基础差、底子薄的穷山村如何蜕变,闯出一条产业发展新路?这曾是困扰村支两委一帮人的一个重要命题。

该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到周边县市参观学习、开阔眼界,结合自身实际,最终选定了实施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如今,观光采摘园成为该村发展的支撑点、农民增收的“幸福园”。

聊起贫困群众从项目中的受益,朱江明面露喜色,“20户贫困户可以获得土地流转金。务工优先请贫困户,2017年、2018年都发放了务工工资6万元左右,直接带动29个贫困劳动力增收,人均增收2000元。安排2个贫困户在基地常年务工,解决了其就业增收问题。”

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贫困群众增收的双赢。“2017年,我们村顺利出列了。当年资产收益分红、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加上村级资产对外发包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近12万元。”朱江明说,他相信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将是村级增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小圩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为选好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该村委托专业规划设计院,对村庄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进行全面把脉定向、量身定做系统规划。如今,只要进入小圩村,在村口就可以见到一块醒目的广告牌上,张贴着村庄发展、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图,两幅规划图犹如两张“建设清单”,昭示着小圩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为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上做文章?该村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条件,现存一处在清朝嘉庆年间先后任福建、浙江巡抚的罗遵殿故居,距今有390多年历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同时,境内还有隘口乡烈士陵园、普陀古禅寺,三处游客全年有万余人。加以建起了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外来体验采摘乐趣、休闲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了。

目标锁定,借着市级乡村旅游贫困村的政策利好,该村旅游扶贫“八个一”工程紧锣密鼓地实施,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停车场建设完成,扶持贫困户罗建国建起了农家乐……一个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生态旅游的幸福图景正在村民们眼前徐徐展开。

有着60年党龄的李荣枝老奶奶叙说村里的变化:“这几年村里可是大变样啊!老百姓生活环境好了,水泥路通到各屋场,晚上出门不用摸黑走夜路,村内的人气越发旺盛。”李奶奶说,如今算是赶上了好时代,就连她们这帮80岁以上的老伙伴们,重阳节都能领到村里的慰问品。汪俊伟

新闻推荐

铁拳聚正气 利剑斩黑恶 2018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述

判决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2个、一般恶势力团伙20个;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8件、恶势力犯罪集团11件、...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