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悠悠民俗风浓浓端午情本报通讯员 孙春旺
“男捧菖蒲,女捧艾,五月端阳上高台……”这是宿松县民间广为传唱的一首反映端午节的民谣。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在该县至今流传着包粽子、插艾叶和菖蒲、做小麦粑等习俗。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今天,该县过端午节的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多了哪些元素?带着一份份怀旧和好奇,笔者走进了当地村民家中。
6月7日这天上午,笔者来到宿松县隘口乡隘口村河东组,恰逢村民曹翠娥家包粽子。大伙儿在她的带领下,走进河东组的一处山洼,山洼里生长着一大片叶子像竹叶一样的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十分阔。
粽叶,书上叫箸叶,是一种生命力特别强的植物,它身上含有大量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可以提取天然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剂。怪不得用它包出来的粽子特别香!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宿松县也有一些地方是用竹笋叶、芭蕉叶来包粽子,但大多数地方是用箸叶。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到半个钟头,大伙儿就采摘了满满一篮箸叶。回到家后,她在大伙儿的帮忙下,将箸叶洗净放进锅里煮熟。
曹翠娥介绍,煮箸叶有讲究,煮它之前,事先得在锅里洒上一点菜籽油,用这个方法煮熟的箸叶,包起馅料来既柔软又有韧劲,而且里面的馅料在煮熟后不粘箸叶,方便食用。
粽子叶煮熟了,用糯米、绿豆、芝麻、瘦肉、花生等食材配制的粽子馅也做好了。于是,大伙儿七手八脚地忙着包粽子。
年近七旬的齐菊英,20岁时就学会了包粽子,折箸叶、放馅料、扎口子、捆绳子……整个工序,她的动作干净利落,只见她把几片箸叶平摊在手心,娴熟地把粽叶弯弯卷起,用左手抓一小把馅料放在里面,上面再放一颗蜜枣,右手将粽叶封口,再用系在梯子上的麻绳绕了几圈,手指用力一拽,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齐菊英回忆,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包过粽子,改革开放使家里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后,才包过几次粽子,不过那时包的粽子基本用糯米和绿豆做馅的。她是村子里第一个学会包粽子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农村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每到端午节,一般只有准备在年底给儿子办婚事的家庭才包粽子。粽子是当时农村家庭的男方作为到女方“行节礼”的重要礼品之一,男方要在端午节这天将包好的熟粽子和其他礼品一起送到女方家。那时,只要邻里及亲友家有办这种喜事的,就会提前请她上门包粽子,她成了远近闻名包粽子的“红人”。
如今,在宿松县的农村家庭,端午节包粽子是件平常的事情,包出来的粽子也是五花八门,有咸味的、甜味的、水果味的,有将猪肉、蛋黄、蜜枣、葡萄、豆沙等做馅料的,也有将绿豆、红豆、芝麻、瘦肉、花生米等掺合在一起做馅料的,闻到它散发出的香味后,使人垂涎欲滴。
曹翠娥说,这是她从小到现在,只有近两年才包了这么丰盛的粽子,虽然现在农村不再时兴用粽子作为年轻男女在婚事上“行节礼” 的礼品,但它仍然是人们用来表达节日喜悦和心愿的一种方式。这次,她包这么多的粽子,是准备在外面打工的大儿子回家过节一起品尝的。
插艾叶菖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菊科植物,在农村大地上随处可见;而菖蒲是一种草本植物,仅生长在水里。两者身上不仅有着多种药用价值,而且具有驱蚊、净化空气等功效。
“每到端午节这天,父亲就会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把带着露珠的艾草、菖蒲用镰刀割下,打成捆背回家,插在大门的门框上,剩下的便放在屋顶上或墙上。”面对采访破凉镇永丰村居民陈继生,向我们回忆起了小时候家里插艾叶和菖蒲的往事。
老陈说,每年端午节这天,他家就会将艾叶、菖蒲用绳子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大门上,据说将它们插在门口可以去瘟辟邪。
关于端午节插艾叶和菖蒲可以辟邪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透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这些诗句便可发现,这是人们祈福平安、健康的一种夙愿,“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
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宿松县农村地区昔日的瓦房都变成了楼房,端午节在门口插艾叶和菖蒲的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
土生土长在农村的老陈,向笔者介绍,过去农村人住的瓦房,安装的基本都是老式的双开木门,门梁之间有缝隙,人们只要通过缝隙,就可以插住艾叶和菖蒲。如今,农村建的基本都是楼房,安装的大门不是由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制成的,就是由木质、铁质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密封性非常强,根本插不了艾叶和菖蒲,人们只好将艾叶和菖蒲或斜靠在大门的墙壁边,或放在窗台上。
时下,虽然插艾叶和菖蒲的方式变了,但生活在宿松县的人们,通过保持插艾叶和菖蒲的习俗,祈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愿却始终没有变。
如今,采割、经营艾叶和菖蒲在宿松县已形成一种产业。每到端午节前夕,人们就将在农村地区采割的艾叶、菖蒲,运到县城里去卖。
该县孚玉镇大河村下河组脱贫户宋芬枝,每到端午节前夕,就会将其采割的艾叶、菖蒲,用绳子捆成一束一束后,挑进城里,按每束1元的价格卖给商贩,商贩再以2元一束的价格卖给顾客。最多时,宋芬枝一天可以卖出去400多束。
宋芬枝说,现在,城里人比农村人更看重端午节插艾叶和菖蒲的习俗,每逢端午节来临,城里人就会不约而同的将新鲜的艾叶和菖蒲摆放在门口了,那沁人心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乡风,吹进了城里的大街小巷。
做小麦粑
比起包粽子,做小麦粑是端午节宿松县流传最为广泛的习俗。过去,每到端午节前夕,几乎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小麦粑,做小麦粑成了当地人们过端午节的一种标志。
粽子不比小麦粑好吃些吗?为什么人们偏偏喜欢做小麦粑呢?带着一串串疑问,笔者走进了该县九姑乡九姑村。
该村建楼组居民汪良萍,见证了做小麦粑习俗的兴衰。她说,大集体时代,她家没做过小麦粑,是改革开放之后,家里才在端午节做小麦粑了,那时做小麦粑的工序虽然比较繁琐,但对种庄稼的人来说,不用花什么成本,一是麦子都是自家地里产出来的,二是磨粉、做粑的事自己都能干,不用花钱请人。过去,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小麦,每一粒小麦都是他们用自制的工具打出来的。听完她这么一说,笔者这才明白人们是什么原因喜欢做小麦粑了。
汪良萍回忆,过去没有磨粉机,人们都是依靠石磨将小麦磨成粉。每次磨粉,她家都是父亲跟母亲轮流推磨,推磨比较费力气。做小麦粑最离不开“麯”,俗称“粑娘”,将它按一定比例掺进麦粉里后,就能使做出来的粑膨胀松软。放“粑娘”,是做小麦粑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粑娘”放少了,粑就膨胀的不大,吃起来不绵软;放多了,过于膨胀而味道不好。这里还流行一种说法,如果做的小麦粑膨胀的好,就预示着今年往后的日子会兴旺顺当。这一点,农村人都非常看重。那时,白糖是件非常稀罕的食品,农村人做的小麦粑,基本都是放糖精的,她至今仍记得,有几次家里做小麦粑时,因为糖精不够用,还到处找邻居借。
“乡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纯朴,那时,尽管端午节大多的人家都要做小麦粑,但通常,谁家的小麦粑先出笼,就会拿几个给左邻右舍尝尝。要不了多大一会,今年谁家的小麦粑大而白,谁家的小麦粑绵而松就在村子里传开了,满村人人皆知”。六年前,汪良萍一家搬进了县城。谈起往事,汪良萍的话语里满是怀念。
汪良萍还说,过去农村时兴做小麦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小麦粑连同煮熟的鸡蛋等一起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每到端午节这天,人们都要到丈母娘家串门,而小麦粑又是串门必不可少的礼品之一。一般人们在小麦粑刚出笼时,在一根筷子头上劈开一个“十”字缝,并在“十”字缝上蘸上可食用的红色颜料,然后将其印在小麦粑的正中心。在宿松民间,这种做法叫“点红”,寓意喜庆、吉祥。
如今,农村不再时兴用小麦粑作为过端午节的礼品串门了,取而代之的是蛋糕、白酒等之类。由此,端午节做小麦粑的家庭越来越少了。在不少村组,已成为一种记忆。
悠悠民俗风,浓浓端午情。但小麦粑那清香甜润、蓬松绵软的味道以及与小麦粑关联的那些人和事它将会一直温暖着人们未来的时光。
新闻推荐
2017年8月份宿松县招商管理局将安徽臻荣智能科技项目引到宿松经开区,短短9个月时间,该公司就投入7000余万元完成了两万...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