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村:“党建+”引领发展之路汪俊伟方文

安庆日报 2018-05-22 09:07 大字

宿松县陈汉乡玉屏村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基础薄弱、发展乏力。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村探索“党建+”发展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各项村级事务正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日前,记者前往该村走访,感受喜人变化。

强基固本筑基石

玉屏村由原蒋山、虞岭两村合并而成,一度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弱,重点工作推进乏力。为扭转该村被动的工作局面,改变玉屏村落后面貌。乡党委经过慎重考虑,派乡人社所所长陈晓彬到村任党总支书记。

“让‘后进村\’变‘前进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关键。玉屏村实现了‘党建\’与‘村建\’的良性互动,与陈晓彬发挥好‘头雁\’作用密不可分。”该乡党委宣传委员梅明告诉记者。

去年10月1日,陈晓彬上任伊始,就与村“两委”班子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抓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契机,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投入10余万元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同时,党总支通过强化在村党员和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评议制度等系列强基固本举措,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

“玉屏村是今年计划出列村,面临71户133人的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党总支坚持‘党建+’发展模式,推动各项工作打开了新局面。”陈晓彬说,“我们还推行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发动在村党员就近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发展产业,助力精准脱贫。”

产业增收添活力

如何带领贫困群众推开幸福门?该村在有效整合茶园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原蒋山村160亩泉水井茶园长期承包给大户,大户又分包给农户,因疏于管理,不少茶林处于荒废状态。为培植发展优势,村“两委”3年前就谋划茶园征收工作,但久拖未决。

“去年下半年,村‘两委\’班子达成共识,认为完成村级泉水井茶园的征收工作势在必行。” 陈晓彬说,为取得茶园所涉8个村民组村民的支持,村干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分层次召开了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会议、群众会议,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村民的理解支持,春茶采摘前茶园产权得以明确,大家辛苦点也觉得值!

“泉水井160亩茶园采了400斤新茶,村集体增收10万元左右,支付相关农户采茶报酬12万元左右,直接带动30户贫困户增收。”当问及茶园收益时,村委会主任虞向前说:“村集体除泉水井茶园外,还有前年栽的虞岭30亩及今年征收的安基垅60余亩、从农户手中流转的30亩茶园。为让村民受益,村里将泉水井、安基垅两处茶园纯收益的20%分给所涉村民组,并逐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但不超过收益的30%。从今年起,村里还从纯收益所剩部分,再拿出70%,一连3年分发给村内的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

谈起做好茶产业发展文章,陈晓彬说:“村集体连同农户散种的,村内茶园面积近1300亩。村民们种茶大多是单打独斗,茶叶难以发挥好应有效益。今年2月,村里牵头注册成立了宿松县蒋山玉茗茶叶有限公司。我们将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村内茶叶统一管理、制作、销售,带领农户抱团闯市场。”

惠民实事凝合力

为凝聚民心,增强发展合力,玉屏村党总支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还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针对农村低保评定工作社会敏感、群众关心的实际,在2018年度低保评定过程中,该村按照“政策宣传、个人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级审核”的工作程序规范实施,严把关口,精准救助,让低保评定在阳光下运行。“低保评定关乎困难群众切身利益,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消除个别群众认为有‘人情保\’的误解,我们一碗水端平,把能否享受低保资格的决定权,交给村民公开评议,不但少了矛盾,还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虞向前如是说。

“到村任职后,我和‘两委\’班子一道,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万元实施水毁修复工程6处;在人口居住集中的蒋山老村部,新建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实施生命安保工程,修建坡形护栏1900余米,消除山道安全隐患;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工程即将启动。” 陈晓彬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两委\’只要真正沉下心、扑下身,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推进工作就会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新闻推荐

柳坪乡:落实城乡居保助推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发挥城乡居保保障作用,宿松县柳坪乡精心谋划、积极行动,全力帮助计生家庭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群...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