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色,以产业报效家乡——记军队退役人员金红祥

安徽日报 2018-04-09 10:50 大字

[摘要]记军队退役人员金红祥

■ 本报记者 胡劲松 洪放

订购材料、检查生产、联系销售……近日,记者在宿松县经济开发区酷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见到金红祥时,他刚刚从深圳回来。眼下,他斥资10亿元在县经开区建设的南方智能电子产业园已经建成。公司正在把生产线从当时租用的厂房搬迁到新园区。自从两年多前回乡创办智能终端企业起,金红祥一直在深圳和宿松两地奔波。 “家乡养育了我。现在,我有能力了,就要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 ”金红祥告诉记者。

无论是在深圳打工,还是成为身价不菲的企业家,金红祥一直保持着农家子弟的真诚笑容,也展现出一名党员和革命军人“讲党性、能吃苦”的本色。

今年46岁的金红祥出生于宿松县二郎镇,199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94年,因为表现优异,金红祥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退役后,金红祥到深圳做起了保安。凭着过硬的人品和业务素质,他迅速从普通保安做到了保安队长。 1997年,金红祥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创办起电子信息产品销售店。待人真诚、敢于吃苦,好口碑让金红祥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让他在深圳“华强北”积累起信任。此后,金红祥先人一步转型做起了手机销售生意,并拿下一家台湾手机品牌全国代理权。2004年底,金红祥成立赛博宇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从创办企业开始,他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并自己亲手抓。在宿松,与生产线建设同步,公司投资了50多万元建成党员活动中心。党建让金红祥的企业有了灵魂,也多了一份情怀。2015年,创业小成后,金红祥回到家乡创办酷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乡两年多来,金红祥创办的企业解决了当地上千人就业。更可喜的是,金红祥还带动了一批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商落户宿松县。

多年来,金红祥为家乡架桥修路、修缮学校等捐款1000多万元,还设立专项奖学金,每年资助10名贫困家庭孩子完成大学学业。 2015年,在金红祥的倡议下,一批宿松籍爱心企业家还发起成立了安徽松梓教育基金会,三年来基金会共发放助学金42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和教师达1860人次,金红祥也被评为“安徽好人”。

新闻推荐

拆拦网保生态“四大湖”休养生息本报记者何飞本报通讯员孙凯华

3月15日,宿松县佐坝乡得胜村的渔民正在整理从湖面拆除的拦网。徐火炬摄核心提示:湖泊围栏网养殖,会直接导致湖泊水流速度变慢、湖水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成片污染,极易对湖泊渔业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