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上读书声
□文/石大泉
合肥历史上留下许多古老的地名,既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位于美丽天鹅湖畔的笔架山路就是其中之一。
合肥曾有两座笔架山,一座是清嘉庆年间绘制的《合肥县传郭城图》上就标注有“笔架山”,又据《合肥县志·山水志》记载,合肥城内有座小潜山,占地范围大约西起今环城西路东侧,经过省公安厅、省博物院老馆、老四中、城隍庙,东至今六安路西侧。从公元585年隋开皇五年建金斗城以来,历经1500余年的风吹雨打,逐渐形成“卫山”和“笔架山”两个相对独立的小山坡,“卫山”在省博物院老馆位置,而“笔架山”则在“庐州府学”,即原合肥四中的校园内。笔者初进四中就读时,见到校园内的“笔架山”就是连在一起长度不足60米、高度不足6米、直径不足30米的三个小山坡,因形似“笔架”,故名“笔架山”。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笔架山”,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正如唐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另一座笔架山在蜀山区西二环与合欢路交叉口的地方,其实原来它就是个小山包,也因形似笔架,故民间称之为笔架山。后修西二环时被铲平。但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包名字,却被保留下来,并被冠于路名和街道名。
说到老城区内的这座笔架山,不得不说“庐州府学”。它位于今蒙城路与安庆路交口的东北角,东接城隍庙,西靠省博物院老馆,南临安庆路,北望惠思楼,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庐州府学”旧址,古时又叫“文庙”。它始建于唐代会昌年间,宋时改为“景贤书院”,清乾隆年间又改为“学宫”。从清代绘制的《府学图》中可以看到,它坐北朝南,进门后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水桥(又称状元桥)、戟门、月台、大成殿、明伦堂等。为勉励桑梓后代,清代重修时,在棂星门两侧的楹柱上刻有清代桐城学者吴汝纶撰写的一副楹联:
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
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民国时期,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迁入,解放后改为合肥四中。它历史悠久,文运昌隆,桃李满天,正如大成殿门前镌刻的楹联那样:
钟灵毓秀满园桃李;
纬地经天旷代栋梁。
古时读书人拜谒文庙,先进棂星门行礼,后过状元桥,再进大成殿向孔子牌位磕头,最后爬笔架山。笔架山因其文化情缘,被视为读书人文化之图腾物象,有诗为证:笔架双顶是文峰,及第文章盖世雄。
说到笔架山,还不得不说“朝曦读书会”。1929年,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迁入“庐州府学”旧址。这所学校当年提倡新民主、新文化、新校风,是一所新型女子中学。1932年,在共产党员谢立惠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在校内成立由进步女师生组成的“朝曦读书会”,积极响应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读书会组织会员散发抗日传单,排演抗战戏剧,以“合肥百年有影响的百名女性”之一的朱子扬同学为首,走上合肥街头,进行抗日演讲,并建立地下交通站,在会员中发展党员。
读书会常组织会员阅读进步书刊,为了安全便于隐蔽,读书会的学习和讨论常在校园内笔架山上的树丛中举行。当有嫌疑人从山下路过时,她们就大声朗诵古诗词。在读书会的带动下,校园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朝曦读书会”的女生们当时被人们誉为“盛开在抗战时期的玫瑰”。抗战全面爆发后,读书会部分成员奔赴延安。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中对“朝曦读书会”作了介绍。
受先辈们的影响,在六年的中学生活中,我常常在每天清晨和几位同窗去爬笔架山,在树木苍翠、花草葱茏、空气清新的山顶朗读诗词,背诵外语,有时还吊吊嗓子,朗朗读书声在校园上空回荡。如今,这座“笔架山”也因建设的需要,不复存在。
时代的更替,让教育完成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而笔架山上沉淀千年的人文底蕴则继续书写着新篇章。
新闻推荐
工会组织对所在单位来说担当着重要角色,承担着很多重要的工作,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之...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