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药用量“双减” 水稻量质“齐升”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9-27 12:01 大字

■本报记者冯长福

“再过20天,稻子就可收割了。看这长势,穗大粒多、籽粒饱满,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9月20日,在潜山市王河镇农业良种示范场,场长潘宏志开心地说,“这得感谢省农科院专家给我们送来的好技术。用这个技术,少施化肥,少打农药,水稻产量不减反增,关键是稻米品质上去了。 ”

由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主持的 “安徽稻麦(油)轮作区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今年在潜山市王河镇、含山县环峰镇各建示范区1万亩。9月20日至21日,省农科院组织了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以及浙江、江苏、湖北等省的专家学者,赴潜山、含山两个示范区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表示,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以化肥、农药用量“双减”,换来了水稻产量、品质“双升”。

种草可以“减虫害”

56岁的潘宏志是一位熟稔庄稼的“老把式”。 “以前种粮,只图产量高,而非品质,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家更关注大米的品质。”潘宏志介绍,在省农科院和县植保站指导下,农场有1000多亩水稻全部选用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种植显花植物等绿色防控措施,这样既可减少农药用量,又能提升稻米的品质。

在含山县环峰镇张公社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除了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记者还发现,田埂上有一排长得比水稻高大得多的草。省农科院植保所陈雨研究员解释说,这种草名叫香根草,是人工专门种植的,种植香根草是绿色防控的手段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大螟、二化螟等钻蛀性害虫;这些钻蛀性害虫,对香根草散发的香味“情有独钟”,因此能诱使大量害虫集聚到草上,同时香根草体内的一些活性物质对螟虫也具有毒杀作用。

陈雨介绍,在项目示范区,对常发性病虫害则采取了预防措施,主抓播种、移栽、破口三个环节,分别采用种衣剂应用技术、“送嫁药”和破口前综合用药,防治时间前移,省工省药。此外,采用“一封二杀”的除草技术,解决抗性杂草治理问题,减少了人工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量。

施肥也可“一次性”

安徽省水稻生产的肥料效率不高,部分农民施肥盲目,过度使用化肥,影响农产品品质,也导致土壤板结退化。 ”省农科院土肥所孙义祥博士介绍,两个项目示范区均采取了油菜秸秆还田技术、水稻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技术。

“将上茬作物油菜秸秆全部粉碎还田,上水,待土壤湿润无积水时,再将缓释掺混肥料(氮磷钾:28-9-13)按每亩45公斤的量,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平田。 ”潘宏志说,全生育期只需施一次肥料,后期不用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使用量明显减少。

含山县华军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潘作军告诉记者,以前的施肥模式为“一基二追”,共三次施肥:基肥为复合肥30公斤+尿素10公斤,返青肥为尿素10公斤,孕穗肥为高氮复合肥10公斤。“现在只需一次性施缓释掺混肥(氮磷钾:28-10-12),每亩50公斤,相比以前的老办法,省肥又省工。 ”

“新型缓释肥料通过氮肥包膜技术,改变氮素释放时间,实现了一次性施肥,满足水稻全生育期氮素需求,可减少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省农科院土肥所张祥明副研究员说。

水稻产量与品质“双升”

化肥、农药用量“双减”,换来的是水稻产量、品质“双升”。

陈雨告诉记者,与农民自防区相比,含山示范区的农药减量达48%-60%,经理论测产增产6.2%;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潜山示范区化肥减量33%,经理论测产增产7.7%。

“近年来,我们合作社的水稻都选用国家部颁二级以上品种,并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减施化肥农药,有效提升了稻米品质。 ”潘作军说,2018年合作社稻米注册了“干营仓”牌商标,又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水稻是含山县主导和优势农业产业之一。该县植保站刘守荣站长告诉记者:“今年,全县种植水稻约43万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35万亩。建立了17个500亩上水稻高质高效核心示范片和3个技术攻关区,进一步夯实了‘含山大米’的品牌基础。”

新闻推荐

安徽公路构建“五纵九横”体系

从泥巴路变成水泥路,从水泥路变成柏油马路,一条条巨龙横卧在长江淮河之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遍布江淮大地……新中国成立70年...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