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姆古陶”抹不去的光彩

江淮时报 2019-03-29 11:12 大字

本报记者 侯宗刚 本报通讯员 程柏全 摄影报道

痘姆古陶,因陶得名,凭古生辉。曾几何时,痘姆陶器曾是方圆几十里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制陶和众多替代品的出现,手工制陶一落千丈。尽管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但这种传承千年的手工制陶技艺,一度曾成为强弩之末,沉睡在大山深处。 3月21日,记者随“春游江淮请你来”采访团来到位于潜川大地上的痘姆古陶古窑址,揭开面纱,一探其奥秘。

“一座龙窑、一群工匠、一门手艺、一种信仰,一直牵引着许多人的关注和解读。”采访中,潜山县政府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在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文化、宣传、旅游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不断强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痘姆古陶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窑烟袅袅,千年不绝。记者在古窑址现场看到,如今的痘姆古陶,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失意与落寞,近几年来,生产性保护、旅游商品开发、传承梯队建设、研学游项目等相继实施,频频唱响了“好声音”。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当地政府搭借平台,出去看世界。通过“互联网+非遗”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一个都不少,网络直播、O2O销售、VR展示也在跟进实施。先后赴台湾、深圳、海南、合肥等地参展参会。通过“走出去”频频赢得美誉度和知名度。并成功举办了痘姆古陶文化旅游节和 “与六千年历史时光同行”“与陶有约”“千年窑火今更旺”等非遗展演活动。从一度“失语”快速成为了 “网红”,让更多的人认识了6000年历史的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与众多知名企业学习交流的机会,为痘姆古陶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

如今,不少到天柱山的人除了欣赏美丽风光外,还常常会到痘姆来看看,从薪火从未间断过的痘姆龙窑里找寻最原始的工艺,品味捏泥喂火的“品位”。

新闻推荐

?安庆地理 潜山老汽车站 黄骏骑

昔日的车站(资料图片)据《潜山县志》“交通客运”一章记载:“1957年10月,省汽车运输公司拨款2000元,在县城北(今搬运公司处...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