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造雪”为“造血”

安庆日报 2019-03-11 10:00 大字

图为游客在滑雪场滑雪 程斌 摄

滑雪原本是北方的“专利”,想不到,皖西南也同样能体验到滑雪的乐趣。在潜山市天柱山附近的水吼镇和平村,有一个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造雪滑雪场。它不仅为当地旅游增添了新业态,更为山村脱贫增强了“造血”功能。

2月28日,立春已有20多天,天柱山滑雪场依然白雪皑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在这里尽情体验。“过瘾,真过瘾!”滑雪场上,笑语不断。

滑雪场项目负责人刘新宇告诉记者:“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后,冰雪运动受到市民热捧。春节期间,每天来这里的游客不下300人次,最高峰达到1500人次。”

“握雪杖的双手打开些,膝盖弯曲,上半身往前倾。”有的游客是初识雪场,教练员就来示范。来自江苏的王女士踩着双板从初级道滑下,未掌握好平衡,摔了一跤,安全员立马赶来搀扶。这些身着工作服,提供引导、教练、安全等服务的都是经过培训上岗的当地农民。

滑雪场,不仅给前来天柱山观光的游客增添了一个“尝鲜”的去处,更让这些村民尝到了就地就业的甜头。

和平村楼屋组的方元庆,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他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如今成了滑雪场的管理员。他告诉记者:“家里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不能外出务工。幸亏有个滑雪场,能在这里上班,每月有3000元收入呢。”据了解,在雪场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民有20余人,像方元庆一样的贫困人口有11人。滑雪场用地,是以每亩100至250元的租金从农户手中流转的山场,18户农户已从中受益,户均增收2000余元。

和平村位于潜山市的西北端,背依天柱,是该市最偏远的山区。这里崇山峻岭,松竹静美,但这些资源“养在深闺无人识”。山场只有生态效益,没有什么产出,老百姓是有手无处伸。2014年,该村贫困发生率为46.1%,居全市之首。

2017年,潜山市抢抓国家冰雪运动“北雪南展”战略机遇,通过招商,引来黑龙江客商投资1.2亿元,建成占地200亩,造雪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滑雪场。

借助滑雪场的人气,前屋组吴胜友办起了餐饮农家乐。这一天,他忙得不亦乐乎。“来这吃饭的游客还真不少,城里人就喜欢土菜口味。”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6家。

据滑雪场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滑雪场将和村里合作,延伸产业链,发展森林度假康养、乡俗文化体验等项目。农户可以用土地和房屋入股,增收潜力会更大。

和平村党支部书记方元祥指着村部前已破土动工的建设工地介绍:“村里投资300万元,正在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还计划整合50亩田地,打造观光旅游田园综合体。要不了多久,这里的冷资源可以热起来。”方文王阵

新闻推荐

古村落,在保护与利用中的万涧实践 本报记者 方文 本报通讯员 王阵

传统村落,承载着悠久传统文明和深厚历史文化。村落蕴藏的内涵,是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现代文明的根基,是锤炼精神的源...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