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润陶之光

安庆日报 2018-05-19 13:01 大字

土地,表面看上去都一样。但,每一块土地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神奇。

在古皖潜山境内痘姆乡的土地之上,就有一道神奇的光芒照亮天空。

这就是陶之光——陶器的光芒!

痘姆,这个地名有点怪,乍一听,不觉陡然想起“河姆渡”文化遗址,内心顿然肃静。一了解,才知道痘姆这个地方果然也与“遗址”密切相关,它距著名的国保单位薛家岗文化遗址仅仅几公里,如此近的距离,让人感到它就是遗址的一部分,或者说,它就是遗址!

河姆渡,痘姆,都有一个“姆”字——带“姆”字的地点,都与遗址相关?

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

然而,“巧合”之外,似乎又有一种必然的相通。从中学历史课本上就知道,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曾出土过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等各类文物6300余件,距今5000——7000年。而眼前的痘姆边的薛家岗人类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这里同样出土了陶器,且堪称精妙绝伦,被考古界公认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而痘姆则被认定为这些出土陶器的发源地。

我们看到了相同的陶。似乎正是陶,是陶器。无意间打通了两个“遗址”间的路径。

而痘姆,无疑正是这路径中一个光彩夺目的标记性地点。

我不是考古学家,对陶器也未有研究,我也没有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现在,我见到的是痘姆周边普通人家用的坛坛罐罐盆盆碗碗的陶器。透过这些坛坛罐罐盆盆碗碗,我似乎看到了一束神奇的亮光照耀其上,穿透历史,穿透大地和天空,明亮耀眼!

这就是陶之光——陶器的光芒!

听当地人说,痘姆这个地名的由来与陶器并没有关系,而是另有出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善良的老奶奶用单方治服了肆虐当地的天花病毒,挽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当地百姓深感其德,尊其为“痘姆娘娘”,并改地名为痘姆,建痘姆庵供奉。

我不知道这个传说源于何时,那个“很久以前”到底是多久?

但我知道,痘姆有“千年陶乡”之称。考古界普遍认为,痘姆古陶的起源不晚于6000年以前。唐代时,痘姆古陶则已名噪一时,据《新唐书》载:舒州同安郡(今潜山县)的“土贡,酒器”在朝廷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陶器酒具三年一贡。

“千年陶乡”!其实,何止千年?

我不觉再凝视脚下的这块土地——这里地处黄泥岗,沉积了大量天然优质的黏土,而这取之不尽的黏土,就是生产陶器的得天独厚的原料,就是陶器的母体。

土,最普通不过。但土,又最为神奇!

我们生活在土上,而土,为我们提供一切。包括陶。

我们一行人走进痘姆,也就是冲这里的陶器,以及这里的陶器手工制作技艺而来。

“泥带泥路”——刻在一个巨大的陶缸上的标记,将我们引进痘姆的陶器厂。

在简陋的工棚,我们亲眼目睹了本地陶工如何制作陶器。转眼间,成砣成砣的黄色黏土,就经过他们的手,在模塑上,被捏成一个个陶坯,就像玩魔术。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陶工,一边手捏陶坯,一边为我们介绍说,一件痘姆陶器的制作,其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20多道工序……

面对这实实在在的真正的手工艺,面对这些陶工,这些真正的工匠,我肃然而立!我不禁问一位老陶工,您在这制作陶器多少年了?他笑着回答,他只制作了几十年,如果加上他的父亲,他父亲的父亲,他所有的祖先,他也不知道制作多少年了!

这说不出的“多少年”,包含的是什么?

我想,那应该就是一种精神,工匠精神,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

我在想像“多少年”时,时间,在这里似乎全部变成了陶器!

仅仅是将成砣的黏土手捏成陶坯显然还不够,要使陶坯变成一件真正的陶器,还得经过烧制这一关键环节。有道是“百炼成钢”,其实,百炼也才能成陶!

百炼成陶的地方当然就是窑,却又不是一般的窑!走出工棚,一座龙窑赫然眼前!龙窑,真正龙的气派,它贴近地面,依坡而建,长达百米,气势恢弘。厂里人介绍,此龙窑历经烟火淬炼,它是潜山县周边仅有的最后一座未熄火的古窑!

“最后”这个词,顿时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同时让人感受到一种坚韧!

现在是春夏之交,多雨水的季节不适合陶器的烧炼。没能亲眼看到龙窑的燃烧,我们有点遗憾,却也增加了我们内心对一种仪式的想往,对一种精神品质的感受。

百米龙窑,千年技艺!我们跨过龙窑,似乎就是跨过了千年历史。

“舒州杓,力土铛,李白与你同生死。”这是潜山县志记载的李白赞舒州(即今潜山县)酒具的诗句。舒州杓即为陶瓷酒具。不知道李白当年是与何人、在何种境况下饮酒的,但可以肯定,李白在饮下那杯酒时,一定看到了“舒州杓”之上的陶之光。

千年时光已过,李白早就成仙!而不变的是土。

而土越来越多,陶越来越多,铺天盖地!

刹那间,我眼前的一切,似乎全都是陶器,全都是陶之光芒!

新闻推荐

巢暖凤自来——小池镇工业园建设见闻

“正在建设的厂房有7000平方米,已经与温州龙港一家智能纺织企业签订了合同,设备马上要进来。预计6月份厂房可建成投入...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