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炎贵不周山是安庆天柱山吗

安庆日报 2018-03-24 11:34 大字

近期出现了关于天柱山是不周山的热议话题,其初衷旨在挖掘文化资源,为全域旅游服务。

笔者认为,以天柱山为龙头的安庆旅游发展需要深化文化灵魂的打造,但应该挖掘那些有价值的能为社会所接受与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

神话传说资源因其具有特殊复杂的艰巨性,而尤应注意分辨。总的看,中国神话材料琐碎零散,真伪杂糅,且搅混于谶纬和仙话之中,常常也与历史相混淆,故其也有一定的合理元素,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有某些历史的影子,需要合理地分析吸收利用,不能百分之百地将其与历史现实勉强对号。

例如不周山的故事肯定不是发生在安庆天柱山。

古人认为天下有八大天柱,仅有三座在中国,古时说的中国不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概念,其范围主要以中原地区为主,古来就有“(庐江皖城——今潜山县城)中国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可以患中国”之说。①那时处于江淮之间的天柱山是古衡山,秦始皇过淮水,之衡山巡狩,到的就是安庆天柱山;汉代这里曾属衡山国,后来国废,衡山之名也不再延续了,倒是座落在长江以南的湖南衡山成了隋朝之后延续至今的南岳,所以安徽天柱山只能称古南岳,称皖公山、霍山、潜山,这在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清代顾炎武《肇域记》、历代安庆府志、潜山县志都有一脉相承的记载。

天柱山非不周山,笔者以为理由在如下几点:

第一,不周山的故事,即共工怒触不周山故事主要见于《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②

《列子·汤问篇》也这样记载:“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其缺,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③

从以上典籍中可见,“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的结果就是造成天倾西北,即西北天空失去支撑,倾斜下来,导致日月星辰都是从东边升,西山落;东南地势凹陷下去,大川小流纷纷向东流去,汇入海洋,实际上这是地球自转与自然力的结果,但毕竟也反映了古人对天文水文现象的朴素认识。以后这种现象并未得到改变,可见,在古人眼里应该是西北方的擎天柱折倒,才会造成这种自然现象,而天柱山自古就是南方之岳,后来更被称为中天一柱,在方位上与西北天柱山是对不上号的。

其二,《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④今有文章称,大禹晚年住在绍兴,从绍兴角度看,安徽天柱山正好位于他们的西北,故言安徽天柱山为不周山。

历史上有人主张《山海经》是大禹、伯益所作,其实这只是汉代刘歆的看法,具体的作者已无从确证。近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山海经》作为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系战国时书,经秦汉人增删而成,与大禹、伯益无涉。⑤即使为大禹所作,也不能断定是他晚年在绍兴所作,因为早年大禹是在北方治水的,“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河南三门峡就是他“斧劈三门”而成,因此从北方看到的西北部天柱山绝对不会是南方的天柱山,只有在南方绍兴看,安徽天柱山才位于其西北。

其三,《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言不周山明明位于“西北海之外”,因此绝对不会在古地理所指的“海内”。在古人眼中,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中国以外地方为海外。⑥而古代中国的概念,主要指中原地区为主,因此,这座被共工怒触的不周山是在海外,即当时中国之外的西北海之外,而包括安庆天柱山在内的三座天柱均在中国,故不可能是不周山。

其四,不周山原为天柱,经共工触坏,始有“不周”之名,但安庆一方的天柱山自古至今无论是地方总志还是地方府志、县志从未提到有此名,不能说上千年人们都于此无知吧!

《神异经·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⑦《列子·周穆王》还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之乘,驰驱千里……遂宿于昆仑之阿……宾于西王母”之事。⑧当然这是神话,同理,说共工能到遥远的西北海之外去触倒一座山,体现的也是古人神话的想象力,而不能与真历史一一完全对号,真的昆仑深山凡人那时是难以企及的。

正因为不周山是神话中的山名,所以无论查何种权威工具书,包括辞海、辞源、中国地名大辞典等都没有具体落实到现实中哪座山的对应解释,多数甚至连不周山词条也没有,因而我们根本无需来为天柱山做“不周山”的冠名文章。

开发天柱山,需要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多,远古文明的曙光升起在薛家岗,继之便有皖国肇兴。千年帝王祭祀古南岳的故事,中国最早的化学家天柱山左慈就是镀金术的发明者;天柱山不仅为第十四小洞天,而且具有与十大洞天齐名的道教三上司山(与青城山、庐山合称)之一的崇高地位;古南岳寿山文化,祝融故事,道教禅宗养生养心的文化精髓,唐宋诸多名流与天柱山的不解之缘,戏曲、民俗、美食资源,为年轻人所钟爱的雀(孔雀东南飞)乔(二乔)爱情故事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天柱山有稽之谈的话题很多,完全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必挖掘那些不足为据的东西来为天柱山增色,与其那样做,不仅不能为天柱山提高美誉度,而且只能适得其反。

注释①宋·朱绰壁记,转引自王象之《舆地纪胜》P1860,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

②③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P111,P104,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④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第一辑《山海经》P187,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⑤赵国璋、潘树广主编《文献学大辞典》P70,广陵书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⑥《辞源》P975,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

⑦⑧袁珂编著《中国神话传说辞典》P67,P245,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新闻推荐

潜山行“早”字当头助春耕

本报讯时下已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潜山农商银行立足早谋划、早着手,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金融“活水”服务春耕备耕工作。今年前两个月已累计发放支农贷款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5亿元。...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