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柏全:匠心传承“痘姆古陶”

安庆日报 2018-03-19 08:55 大字

如今,说起潜山县的省级非遗项目“痘姆古陶”,总有人会联想到“活态传承”“国际范儿”等词。委实,痘姆古陶不仅原汁原味儿地传承了老祖宗流传几千年的制陶手艺下来了,而且还很好地“活在了当下”,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的文化旅游经典篇章。

在机械化操作领衔市场的当下,如何让这样一个日趋式微、“藏在深闺无人识”的传统手艺留下来、传下去甚至再次声名远扬?程柏全——痘姆古陶传承人、天柱陶瓷公司总经理,狠下了一番功夫。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潜山人,程柏全对家乡的古陶记忆尤深。“方圆几十里,家家户户必备陶器,男女老少制陶者更是多不胜数,手艺留传有6000余年。”程柏全介绍。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制陶的普及以及众多替代品的出现,手工制陶市场一落千丈,沉睡数年。

一次偶然机会,从事电器生意的程柏全突然被古陶展览中的“陶球”等制作工艺深深吸引,眼见这些昔日辉煌的古陶技艺逐渐罕见于世,酷爱手工技术的程柏全心痛不已。2013年,获悉“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濒危,程柏全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把房子抵押给了银行,带上所有积蓄,与朋友一起接手了效益每况愈下的天柱陶瓷有限公司,做起了一名成日与泥为友的“窑匠”。

五年前的痘姆古陶啥都缺,缺老师傅、缺设备、缺创新、缺市场。程柏全接手公司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技术给古龙窑测绘,请老艺人回归抢救恢复黑陶技艺。

“别小看这一件件小小的陶器,可讲究着呢,土都是从地下几十米深挖出来的,季节、温度、湿度、日照,还有封窑、烧窑火候等等,错了一样都烧不出好窑。”60多岁的制陶师傅程春生指着一件色泽光滑的腌菜缸感慨说,“没有想到,这个年代还有小程这样的年轻人如此重视古陶技艺,让我们很受感动。”

在学习制陶技艺、管理运营公司的过程中,程柏全发现,世人对非遗文化关注甚少,束缚了非遗文化的良性传承。于是,他又开始潜心记录古陶文图影像资料、建非遗网站,并免费开放展示馆,开展陶艺体验,实施研、学、游等项目,试图将痘姆古陶技艺按照“产业化”方向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潜山县委县政府及宣传、文化、旅游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首届痘姆古陶文化旅游节、“与六千年历史时光同行”“与陶有约”“千年窑火今更旺”等一批特色活动相继举办。通过5年时间的千锤百炼,非遗文化快速走进了大众视野,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甚至还有德国、印度等游客慕名来访,痘姆古陶拾级而上,从此有了“国际范儿”。

“‘非遗\’不能只是放在博物馆里欣赏,还可以有效创新,继续奔向市场。”为了这个目标,程柏全又开始狠下功夫,潜心研究新产品的开发。从精致玲珑的室外景观陶器到颇富时尚气息的精美茶具、餐具,再到简单实用的香炉、茶叶罐、养生炉、陶艺小品等等,凡是他觉得可以尝试的,基本上都能成品。其中,由其主导开发的陶笛、陶埙、快客杯等30余种非遗文化衍生品,恨水印象茶具还荣获安徽省旅游局颁发的“2016安徽旅游必购商品”称号。

“传统手艺的一个弊端就是,寒冷、阴雨等天气不能生产工艺品,很落后,影响产业走向市场。”程柏全介绍说,“传统制陶手艺精髓应该保留,但这并不妨碍新市场的开辟,这也是为了给传承老手艺一个更稳健的保障。”

为了突破制陶工艺受季节的严重制约,最近,程柏全又投下巨资新建了厂房,添加了练泥、电窑、气窑、柴窑、压坯车、陶艺拉坯机等机械化设备,以及电脑、教学、直播等信息化设备,新产品也将于5月份全面投产。

5年时间,一群工匠、一座龙窑、一门手艺,从鲜为人知到走向国际,从艰难的“生产性保护”到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活性保护”。

“我也有很大改变,从一个腰缠万贯的电器经销商到日夜思踱的‘窑匠\’,从一个单纯无忧的‘富翁\’到每天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的‘负翁\’。”程柏全自我调侃说。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要将以痘姆古陶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留得住,做得响,出得名,走得远,传得开。”

新闻推荐

注重师德培训

本报讯潜山县天柱山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该校坚持在教师成长上发挥党支部的导向作用,校党支部把关爱教师的成长作为支部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校长书记人格修养、办公室人际环境氛围营造、教师工作条件...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