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棚”撑起残疾人创业蓝天

安庆日报 2018-03-12 09:18 大字

一开春,叶大明夫妇就在食用菌大棚里忙着制作灵芝菌包,他说:“感谢政府的扶持,让我们残疾人看到了希望。今年,准备大干一场!”

叶大明是潜山开发区八一居委会的农民,妻子早年就患有眼疾,视力模糊,自己在几年前一个春节里燃放鞭炮时不慎炸坏了右眼。但他们身残志坚,在附近的梅城镇彭岭村租地搞起了木耳种植。2016年夏季,连续的强降雨给叶大明的大棚造成惨重损失。正在他俩为重建资金发愁的时候,残联上门送来了“阳光大棚”政策,残疾人从事种养达到一定规模每年可享受5000元的资金扶持。这让老叶又鼓起创业的信心。去年,他流转了50亩的田地,分别建起了木耳和灵芝大棚。人手不够,他招了9名工人,其中1名是残疾人。“自己残疾,更能体会到这些人需要扶他们一把。”在这里做工的肢体残疾人卢育义告诉笔者,出菇的时节,他在这里看看大棚,年收入也将近万把元。“天酬人勤,一年下来,叶大明的大棚出产灵芝7万斤、灵芝粉4万斤、木耳3万斤,一合计产值大约200万元。纯利在60万左右吧。”谈起去年的效益,叶大明满脸笑容。

近年来,潜山县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增强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效果。2017年,该县建设阳光助残扶贫就业基地3个,扶持“阳光大棚”等设施农业项目34个,扶持残疾人个人创业就业255名。据了解,在政策大红包的激励下,全丰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官庄镇龙井茶场等省市级残疾人创业基地不断壮大,共计安置和带动残疾人100余人。同时,一大批像叶大明这样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正积极申报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

潜山县残联理事长涂春玲说,“阳光大棚”扶持项目,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惠民工程,对困难残疾人帮扶一把,能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阳光大棚”扶持项目,为他们创业就业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王阵黄彩云

新闻推荐

营造人心向上的社会风尚潜山“十个一”推动乡风文明常态化

本报讯日前,潜山县五庙乡许开荣、王建国等收到了“安庆好人”荣誉证书和慰问金。该县在农村扎实开展“十个一”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营造了人心向上、人心向善、人心向好、人心向美的社会风...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