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淮军圩堡文化, 这本书告诉你
我曾在多年以前发表过一篇文艺评论文章,将好小说分为两种:一是需要慢慢阅读的,在时间的延续中细嚼慢咽,而且往后还经常有再读一遍的冲动;二是看一眼就放不下的,就像那些天生丽质、人见人爱、难以自弃的美女,大家称之为第一眼美女。那么,看了开头就拉扯着你一个猛子扎进字里行间,使你产生阅读冲动的是否可以叫做第一眼小说呢?
这其实也适用于文化散文类作品,张建春先生主编的《淮军圩堡的故事》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反正我是当天晚上拿到书,一口气读至半夜,完整地把11个圩堡故事读完的。
因为我不是职业评论家,难以将一部作品的好坏、优劣分析得头头是道,更多的是凭感觉阅读。但作为同样是致力于本土历史文化普及工作的作者,这部作品给我的冲击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合肥是一个有文化、有底蕴、有沉淀的地方,即使从庐子国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形成了巢文化、吴楚文化、三国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红色文化等,尤其是淮军文化的研究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大型的与淮军有关的学术会议都特意放到合肥召开,比如2012年的“淮军成军15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4年的“甲午战争中的淮军——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
这首先得益于这里是淮军的发源地,淮军遗迹可谓星罗棋布。同时也得益于合肥有一批致力于淮军学术研究和社会科普的人,这其中当然包括这本书的作者和编者。
《淮军圩堡的故事》是以张建春先生为代表的肥西作家多年来呕心沥血的成果,全书共讲述了11个淮军圩堡的故事。既有大家熟悉的刘铭传的刘老圩、张树声兄弟的张家新旧圩子,还有以往宣传力度不够的周胜波兄弟的周老圩、唐定奎兄弟的唐老圩,更有读者可能了解甚少的叶大圩、罗坝圩、吴大圩、刘五房、王岗圩、大小董圩。
我对圩子并不陌生,甚至还有天然的亲近感。我姥爷家过去也是一个圩堡建筑,位于六安东桥,当地人称为何家圩子。印象中也是四面环水,小时候我还在里面洗过澡、逮过鱼。如此看来,圩堡应该是江淮地区普遍存在的地主庄园。
本书主编张建春先生用比较文学的语言诠释道:“建立圩堡式的家园,是在众淮军将领功成名就,三山(大潜山、周公山、紫蓬山)从激荡中归于平静之后。圩堡以三山之石为基,参天巨木为椽,山水地气为壕,一统于山的敦厚、人的朴实。每个圩堡都住着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都住着一些传奇,甚至住着金戈铁马后,一汪无尽的温柔。”
于是,我们通过《淮军圩堡的故事》,了解到了在太平军短暂的历史中,面对群山众峦为什么会发出“莫犯三山”惊呼;啸起的淮军为何要以人的名号立威,树字营、盛字营、铭字营等光耀神州大地,可谓步步扎营,稳健锁固;得以走进圩堡主人的叱咤风云,以及感受他们后代如水的斯文。
这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特色,便是它的通俗化、文学性。作为合肥市社科联的社会科学普及读物项目,无论从书籍的装帧设计,还是文字的撰写风格以及图片的配置,都力图在可读性、知识性上着眼。
我一直以为,本土历史文化往往需要本土文史工作者和热爱文史题材的本土作家的倾心关注,因为一是他们长期生活、工作在当地,对当地的人文历史相当熟悉;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掌握了大量的与本土历史文化有关的资料;三是他们对家乡热土感情深,有着强烈的为家乡人文历史呐喊的冲动。所有这些固有的特质,是创作出本土历史文化优秀作品的动力和源泉。
《淮军圩堡的故事》的作者可能并不是专业从事文史研究的,职业可以不专业,而作品却十分专业。而非专业的写得比专业的还专业,那就要了专业的好看!
我这样说,可能和声寥寥、不以为然,那也不要紧,梁凤仪说:“作家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业,好与坏很难评判,就像可口可乐,虽然被普遍接受,但总有人不接受。而商业存在模式,做起来有简单规则,成功与否靠数据说话。”
这里的数据,我的理解就是读者的认知度。李云胜
新闻推荐
2月2日,天气虽然放晴,潜山县槎水镇中畈村的汪乔梅、徐艮根母子的家门前仍是白茫茫的一片积雪,家中的食物也快用完。当日,儿子去小卖部购买方便面,可是,他出门不到2分钟,却传来惊喜的叫喊声:“楼子来了,我...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