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潜山瓜蒌抱团取暖助脱贫 聂慧玲 胡玉堂

安庆日报 2018-01-25 09:30 大字

瓜蒌已是潜山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近日,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了解到,去年,该县瓜蒌产业带动1249户贫困户走上脱贫的道路,所种植的瓜蒌面积达3500亩,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让瓜蒌走出去再回来

近日,经营瓜蒌的赵峰在几个省来回穿梭着,从瓜蒌根、瓜蒌皮、瓜蒌籽,都不断的进行产品推介。作为种植瓜蒌的老行家,他从2011年在黄铺古墩承包了280亩田地种植瓜蒌,如今所承包的田地已达近千亩,他的基地吸纳的就业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从瓜蒌皖蒌4号到自主培育出的瓜蒌18号,每亩产量从100公斤发展到140公斤,瓜蒌子的价格从每公斤30元调整到42元。每年,他要收1000吨左右的瓜蒌籽,200吨的瓜蒌皮。

1月20日,赵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以前,浙江的吊瓜子占驻了市场,现在,潜山的瓜蒌籽比吊瓜子要出名。潜山是瓜蒌的原产地,可是,该县能提供的种植面积只有那么多,把种苗推销出去,又把瓜蒌子回收到潜山,再以统一品牌集中销售,使潜山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瓜蒌种苗供应地”和“瓜蒌籽集散地”,潜山的“中国瓜蒌之乡”则名副其实。

目前,赵峰有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其单位已经是市级龙头企业,也是省级瓜蒌联合体的成员单位。在联合体的引导下,王传文和陈有余进行了联合,他们在江苏一带卖出几千亩地的种植种苗。到去年底,潜山县种植瓜蒌达5.56万亩,年生产瓜蒌籽3448吨,瓜蒌皮1500吨,天花粉210吨,产值1.75亿元。

初尝品牌整合的“甜头”

近日,潜山县某瓜蒌生产企业,每天都要收几辆大货车瓜蒌籽,他们除了验货、结账,还要把加工好的瓜蒌籽发送到全国各地。该单位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公司的销售量之所以大,是因为产品销往于大城市的连锁店和商贸公司,这些单位对信誉特别重视,时间概念也很强。他们了解潜山瓜蒌后,价格哪怕贵一点都没有关系;这几年,品牌整合特别给力,大家都使用天柱山瓜蒌籽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实现了抱团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潜山县开始种植瓜蒌,2009年,该县县委、县政府把瓜蒌产业,作为当地的扶贫项目进行重点推广,设立产业指挥部和专项扶持资金,2010年,潜山县“天柱山瓜蒌籽”成功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此后,该县瓜蒌实施“一种形象、一个声音”的传播效果,使所有的瓜蒌推广活动力求一致。目前,该县瓜蒌籽加工企业近30家,瓜蒌系列产品注册商标16个,其中,8家有规模的加工企业,统一使用“国家地标+企业商标”相接合模式,参加全国农产品展销和线上线下销售。去年,该县线上销售2000吨。

成立瓜蒌籽协会呼声渐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网上销售瓜蒌籽的时尚达人陈娇,对成立瓜蒌籽协会表现出了很强的期盼。她说:“刚开始做电商销售的时候,遇到过顾客的投诉,他们反映瓜蒌籽有油味,接受投诉后,我们给予了退货并调查形成原因。当时,我们的产品有自己的牌子和包装,但原料不是自己生产的。最后,调查确定瓜蒌子并不是当年的新籽,而是陈货。经过不断的反思,我们决定拓展自己的瓜蒌基地,有了自己的原料,才能对消费者负责。”

陈娇告诉记者,目前,很多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瓜蒌籽,自然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从基地里出来的瓜蒌,其成本价较为固定。很多电商习惯打价格战,不重视瓜蒌籽原料的来源,一包小小的炒货,因消费者不明真相,经过一次次品尝,可能会对瓜蒌籽丧失信心。如果有瓜蒌籽协会,对各类销售企业进行监管,从产品的质量、价格等方面保护农民、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发现损害天柱山瓜蒌耔形象的行为,协会可以对其进行处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新闻推荐

潜山打造文明交通 引领乡村新风尚

随着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潜山交警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着力夯实交通安全基础,以文明交通引领乡村新风尚,收到较好事故预防社会效果。村民富了,道路通了,车辆多了,该县交警深度融合“乡村振...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