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治水兴水惠民生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1-16 11:34 大字

潜山县水利局围绕“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以水利改革发展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功能和作用,书写了水利改革发展惠民生的华美篇章。以民为本,打造民生水利工程

民生水利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切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潜山水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励精图治,大兴水利,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卓有成效。一项项水利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惠泽潜山大地,水利为农业乃至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在小型水利工程谋划时,潜山县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系统治理”的原则,根据当地水利设施现状和所在地的地质地貌情况,突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注重与农业产业、村镇规划、城乡供水、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每个行政村都安排2-3个集中连片治理的工程点,实施沟、河、塘、渠、闸、站集中连片治理,力求做到在恢复和增加水利工程灌溉、供水、排涝等原有功能的同时,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效果,从整体上形成了以山水风光、生态田园、休闲旅游为主导的田园综合体,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至目前,清淤扩挖塘坝 13796口;清淤整治沟河644条;改造末级渠系19万亩,圆满完成了水利规划任务。该县已累计投入各类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资金4.48亿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资金1.52亿元,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及群众自筹1.29亿元。

该县围绕小型水利民生工程“建得好、管得好、长受益”的目标,不断创新管护举措,探索建立了“社会服务、专业合作、大户承包、村民自治”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同时,积极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发水利工程管理软件,为全县所有小型水利工程建立 “电子档案”。目前,已经为17235份小型水利民生工程发放 “两证一书”,基本实现全覆盖。综合治理,以“河长”促河清

潜山县水利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推进河长制为抓手,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水利、绿色发展、人水和谐。

坚持守水有责,织密治水责任网络。出台了《潜山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河长,常务副县长任副总河长,10名县级班子领导任县级河长,以及133名乡(镇)级河长、248名村级河长的 “五级河长”组织体系。建立了河长制会议、信息、督查、巡查、考核等五项制度,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分段管理、分段监控、分段考核,“一把手”抓“一把手”,层层压实责任。

切实加强水资源地保护,严守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河流水域纳污容量和限制排污总量,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加大了水域岸线管理和保护力度,关停搬迁拆除潜水皖水102家涉河违规企业,关闭矿山企业4家、石材加工企业52家,整改提升石材加工企业12家,关闭拆除畜禽养殖企业56家。组织对潜水、皖水、长河、鲁坦河等河道岸线进行综合整治,加固河道堤防、治理河道岸线长88.7公里。同时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全面启动13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对全县入河排污口进行了调查摸排、登记、监管,关闭非法入河排污口15个,全面完成了入河排污口的整改任务。基本实现县内重要水功能区和重点排污口监管全覆盖。

治理水环境,治本更重要,就是帮助水生态进行修复。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潜山县建立河长巡河长效机制,县乡村三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工作。加强河道日常保洁,全县共落实河道、水库等各类水体日常保洁人员1300余人,定期打捞水草、清理河面漂浮物,保持河道、水域清洁。为了持续推进潜水生态治理,启动皖水综合治理。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水土保持清洁小流域治理、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平方公里。同时,综合开展农村沟河塘库治理,整修扩挖当家塘,清淤农村沟河,打造出农村生态治理精品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水生态的修复。

严格执法监管,推进常态化治理。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建立了河道保护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创新执法理念。组织开展重点河道涉河企业整治行动、石材企业综合整治行动、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整治行动等多项河长制专项行动。先后出台《潜山县皖水河道整治行动方案》、《潜山县石材企业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和《潜山县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开展了多项联合执法行动,对河道范围内违章建筑、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执法,对矿山开采和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联合整治,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水体污染。

目前,潜山县探索出一套独特的“五保四建三回来”河流治理新路径,以潜水为试点,通过禁采、拆违、截污、护鱼、亲鸟“五项保护措施”,固堤、蓄水、畅路、绿岸“四项建设措施”,着力推进潜水生态保护,努力实现“让河水清回来、让鸟儿飞回来、让鱼儿游回来”,河流管理的模式创新让潜山人民感受到了河流治理的喜人变化。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潜山县的“治水铁军”,正在新的跑道上发力冲刺,治出绿水青山的好生态,打出转型升级的新天地,开拓潜山发展的新境界。肖浴阳 王炜 程荣胜

新闻推荐

潜山投资260万 支持打造扶贫驿站

潜山县加大就业扶贫的财政支持力度,2017年,投入260万元,扶持扶贫驿站建设,打造贫困劳动者20分钟就业圈。该县对建成并正常运营3个月以上的扶贫驿站,在就业资金安排10万元左右补助基础上,县财政从本级扶...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