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诗刻众诗和 储北平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900多年前,王安石在天柱山山谷流泉石壁上留下的这首6言诗,竟引来当世及后世众多和诗,传为佳话。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荆公。皇佑三年(1051)至至和元年(1054),他任舒州(今潜山)通判,闲时常游山水,留下不少动人诗篇。而舒州风景佳处,大多与天柱山和三祖寺有关,这首《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自注云:“皇佑三年九月十六日,自州之太湖,过山谷乾元寺,宿。与道人文锐、弟安国拥火游石牛洞,见李翱习之书,听泉久之。明日复游,乃刻习之后。”诗首句言水,泠泠,清越之声;北出,流动之态。次句言山,靡靡,壮丽之貌,旁围,蜿蜒之状。有声有色,寓动于静;上联写景,下联言情。水流无限,其源难穷,至宝山而空归,沐法雨而未悟,自然惆怅无比。
后来,荆公又自和一首,也刻于石壁:“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写前诗时,他对当时政治不满,欲施展抱负而不能,有些悲观失望;后诗乃入相后得志之时,情绪表现得舒畅乐观,怡然自得。笔者愚见,前诗后两句道出一点淡淡哀愁,正符合“忧时原是诗人职”的法则;后诗末句不过表达为相后春风得意之畅达而已,算不上诗之高品位。
“水泠泠”诗唱和者甚多。黄庭坚《题山谷石牛洞》即当世和诗,也刊于石上:“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白云横而不度,高鸟倦而犹飞。”以廖廖数字,点明天柱山佛道历史,对仗工整,禅境深远,与荆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庭坚(1045-1105),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是北宋又一位钟情天柱山之人,自号有山谷道人、摩围老人、涪翁等,均与潜山有关。时其舅父李公择任提点淮南西道刑狱,其治所正在天柱山麓的舒州城。经舅父引见安排,结识舒州一班高人雅士,白天一起观光览胜,晚上一块谈诗论道,留下许多传世诗文和人文景观,此诗便是其中之一。
“水流碧兮如玉,山交翠兮若围。临石崖以兀坐,卧云榻而迟归。”这是明嘉靖甲子(1564)季春廿日张应治步韵之作。前两句突出天柱山水的碧与翠,第二句颇为别致,第三句展现一种傲然姿态,第四句则有洒脱风致。《明史》载:张应治,秀水人;在垣中抗疏,多可称;为高拱所恶,出为九江知府,终山东副使。
“水如玉而可掬,山似黛而重围,坐石上以濯缨,沿山阿而咏归。”是刘应峰作品,和张应治之作相比,其“如玉而可掬”句显得更为生动,三四句则显现出一种平和自在心境。刘应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吏部主事。
“山崎岖兮绕绕,水浅湛兮中流。问凿基兮谁知,曰志公兮建修。”王光约诗刻韵脚不是“水泠泠”原韵,但六言四句形式、咏山吟水寻源内容,当也是唱和之作。当然其探寻的是三祖寺建修之源。
“诗可弦兮介甫,操可砺兮涪翁。己已一时陈迹,悠悠万古清风。”这首宋宝庆元年(1225)赵希衮所题六言诗,更充盈着怀古追贤之情思与哲理。他是皇室贵裔,喜爱天柱山水,曾多年旅居潜山。题这首诗后不久,便被任命为安庆知府,他在天柱山留下多处石刻。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1年仲夏亲临三祖寺视察,也欣然命笔挥毫步韵而作:“汲尽泠泠江水,冲开靡靡山围。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1990年他第二次视察三祖寺,回程途中又赋诗一首:“大悲无不包容,浑然忘得是非。识得信心不二,千花满载而归。”朴老题记云:“十月二日,由太湖至合肥,途经潜山乾元寺,诸侄送至于此,道别返安庆。乾元寺即三祖寺,王安石、黄庭坚均曾来游。山中多历代文人题咏石刻。三祖寺‘文革\’时被破坏,近始修复。千佛殿门前有一联是余手迹,下联云:‘千花满载而归\’,已忘何时何处所书,移刻如此。因得句。”
“前古游人来往,崖头姓字朗朗。我来石上观泉,又见鸣琴诗榜。”黄任琦的这首和诗,似可表达笔者观荆公诗刻及和诗时的心情!
新闻推荐
国庆节前,潜山交警全面强化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多举措净化交通环境迎国庆。首先,该县交警牢固树立“万无一失”的目标导向、强化“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大警示、大教育活动,全力打好源...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