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村”里“好乡贤”
潜山县逆水村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个3000人的小山村,走出了24名博士、45名硕士、500多名大学生,农家子女演绎逆袭人生。乡亲们都说,村里之所以能走出这么多大学生,多亏了“好乡贤”储浩川,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的扶助。
逆水因一段河流向西而得名,是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储浩川今年79岁,鹤发童颜。上世纪80年代,他让当地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如今生态林的树木已一人难以合抱。这位省劳模,在退休后的20年里,一直不居城市,而住在小山村里发挥余热,主动担任逆水小学关工委顾问。今年元月,他被市文明委评为“安庆好人”。
上世纪90年代,时任林业开发公司董事长的他,就做了让乡亲至今受惠的事:捐出30万元解决征地费用,将小学迁址到学生不用过河的中心位置;从1992年起,为全村小学生代缴学杂费,对考取大学的每人奖励300元。直到现在,他每年还要为此支出2万元。后来,他又和学校行政人员多次赴合肥、北京等地,联系逆水籍在外成功人士捐助3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幼儿园,改善了小学办学条件。
“让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这是储老常讲的话。在村里,谁家孩子有困难都找他,你不找,他也会主动帮你。王松青,前些年因患眼疾,做了手术,加上妻子患慢性病,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读小学,急需花钱。储老帮他们夫妇找到活干,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帮助筹集了学杂费。操胜龙,因老婆中风欠下债,孩子考上大学没钱读,正发愁时,储老带头捐款,并发动乡亲捐款,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个家庭走出一名大学生,往大里讲,是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往小里说,就脱贫了一个家庭!”在“好乡贤”带动下,“富不丢猪、穷不丢书”已成为逆水人自觉行动,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也越来越多。储北平卢育杰
新闻推荐
□唐共地记者李渊虽然已经入秋,但白天的日头依旧火辣炎热。8月23日,带上草帽,穿上防晒衣,手持各类工具,由当地村民、陆公堤管委会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护河小分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护河”之旅。潜水...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